百词典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时间: 2025-05-05 23:44:08

诗句

玉润金明信好冠,错刀剜出藓纹乾。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4:08

原文展示: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玉润金明信好冠,
错刀剜出藓纹乾。
不忘君惠常加首,
要使欢盟未可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赠送的竹冠的赞美。竹冠色泽如玉般润泽,金光闪亮,十分美好。用刀雕刻出的藓纹图案显得独特而有趣。诗人不忘朋友的恩惠,常常以此为题,愿意通过这些欢乐的盟誓,让彼此的情谊永不冷却。

注释:

  • 玉润金明:形容竹冠的色泽光亮,像玉一样润泽,像金一样明亮。
  • 错刀剜出:用错刀雕刻,形容雕刻工艺独特。
  • 藓纹:青苔的纹理,象征自然之美。
  • 君惠:指朋友的恩惠。
  • 欢盟:愉快的誓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倡导政治改革,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王安石的诗词以题材广泛、风格多变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与友人耿天骘的交往中,表达了对朋友赠送的竹冠的感激与赞美。竹冠在古代是文人雅士的装饰品,象征着清雅与风雅,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这首《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不仅是一首赞美竹冠的诗,更是对友谊的深刻描绘。开头两句“玉润金明信好冠,错刀剜出藓纹乾”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冠的美丽,展示了其工艺的精湛。这里的“玉润”和“金明”不仅营造出一种视觉的美感,也隐含了对友人心意的珍视。接下来的两句“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则转向情感的表达,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这首诗在表现友谊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文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诗中不仅有对物品的赞美,还有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在个人情感与社会交往中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暖和深情,体现了王安石的文人气质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润金明信好冠:形容竹冠色泽如玉,光亮如金,令人信服其美。
  2. 错刀剜出藓纹乾:用错刀雕刻出的藓纹,显示了独特的工艺。
  3. 不忘君惠常加首:不忘朋友的恩惠,常常以此为主题。
  4. 要使欢盟未可寒:愿意通过这些欢乐的誓言,维持彼此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润金明”比喻竹冠的美丽。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竹冠象征着友谊的美好与持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友谊和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对友人赠礼的感激和对友谊的维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冠:象征清雅与风雅,代表文人的气质与友谊。
  • :象征美好、珍贵。
  • :象征光辉、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权力

  2. “玉润金明”中的“玉”用来形容什么? A. 竹冠的颜色
    B. 诗人的心情
    C. 朋友的性格

  3.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维持友情? A. 物质
    B. 欢盟
    C. 诗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李白
  • 《别友人》: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与李白的《赠友人》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王安石更注重物质的象征和细腻的描绘,而李白则多以情感抒发为主,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落花 沁园春 寄刘光裔都事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 其一 沁园春 其二 不穿耳 沁园春 其一 沁园春 题徐二玉小像 沁园春 其二 得梦华成都书却寄 沁园春 沁园春 思父,倚剑南韵 沁园春·八十日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应节合拍 祸起飞语 言字旁的字 布草 铁纱 白圭之玷 饭糗茹草 包含凹的词语有哪些 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吴子牛 竖心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踔絶 黍字旁的字 淫诡 金口玉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