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4:41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一点胭脂染蒂旁,
忽然红遍绿衣裳。
紫琼骨骼丁香瘦,
白雪肌肤午暑凉。
掌上冰丸那忍触,
樽前风味独难忘。
老饕要啖三百颗,
却怕甘寒冻断肠。
在四月的初春时节,荔枝的蒂边被一点红晕染上,忽然间红色遍布了它的绿衣裳。那紫色的果肉宛如琼瑶,瘦得像丁香花,洁白的果皮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十分清凉。手中如冰般的果实怎能忍心触碰,酒樽前的美味却又让人难以忘怀。老饕想要品尝三百颗荔枝,却又担心那甘甜的寒凉会让自己肠断。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四月,正值荔枝成熟之际,诗人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
杨万里的《四月八日尝新荔子》是一首描绘荔枝的诗歌,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首联“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巧妙地通过颜色的对比,描绘了荔枝的生动形象,“胭脂”暗示了其娇艳的色彩,而“绿衣裳”则突出了荔枝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两句“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更是将荔枝的果肉与皮肤细致地展现出来,仿佛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其清甜的味道和凉爽的触感。
诗中对荔枝的描绘不仅仅是生动的视觉体验,更是对味觉的渲染。“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美味时的矛盾心理,虽然荔枝冰凉可口,但又让人不忍心去触碰。最后两句“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更是将美食与健康的担忧结合,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出人们在享受美食时的无奈与纠结。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更在细节上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体现了南宋时期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荔枝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在享受美味时的矛盾心理,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饕”指的是: A. 一个贪吃的人 B. 一种食物 C. 一种饮料 D. 一种水果
“一点胭脂染蒂旁”描述的是: A. 荔枝的果实 B. 荔枝的叶子 C. 荔枝的蒂部 D. 荔枝的花朵
诗中提到的“白雪肌肤”形容的是: A. 荔枝的果肉 B. 荔枝的皮肤 C. 荔枝的蒂 D. 荔枝的叶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