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13
巃嵷回合引丹梯,
藓蚀萝悬紫翠迷。
自是春卿能选胜,
摩崖天畔纪游题。
险峻的山峰环绕,仿佛引导着红色的梯子,
青苔侵蚀,藤蔓悬挂,紫色和翠绿色交织迷离。
这正是春天的你能选择绝胜之地,
在悬崖边缘留下游玩的题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摩崖”通常与古代游记、铭文相关,反映了古人游览名胜后留题的习惯。在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常常在游览名山大川时留下诗文,作为纪念和抒怀。
作者介绍:
苏恩,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游览体验为主题。他的诗风隽永,善于描绘山水之美,常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春季,正值大自然复苏之时,诗人与友人相约游览翠岩亭。此时,山水景色最为迷人,诗人借景抒情,记录下与友人相游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以“巃嵷回合引丹梯”开篇,生动描绘了险峻的山峦和通往高处的路径,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吸引人的自然景象。“藓蚀萝悬紫翠迷”则通过生动的色彩描写,展现了青苔和藤蔓的交织,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这种写法不仅突显了自然界的美丽,还暗示了春天的繁盛生机。
接下来的“自是春卿能选胜”,诗人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被完美展现。最后一句“摩崖天畔纪游题”将诗人的游历与记忆联系在一起,突显了人们在自然中留下痕迹的渴望和对生活的记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隐含了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深刻理解和热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借助自然景色传达了对友人相伴、生活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巃嵷”意指:
A. 低矮的山丘
B. 难以攀登的高山
C. 平坦的草地
D. 流水潺潺
“自是春卿能选胜”中的“春卿”最可能指:
A. 春天的景色
B. 一位春天的女神
C. 春季的游览者
D. 一位朋友
诗中提到的“摩崖”主要指:
A. 悬崖上的水流
B. 在悬崖上刻下的题词
C. 高山上的花朵
D. 河边的小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苏恩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恩的表现更为细腻和生动,注重色彩的交融,而王维则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苏恩的诗在描写上更为具象,王维则在意境上更为抽象,二者各有千秋,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