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0:35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
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
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
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
余波及井臼,春玉饮酡乳。
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
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
诗中描绘了湖湘地区在旱季时,利用竹车激水灌溉稻田的情景。象龙虽呼唤却无应答,竹龙则在降雨中起行。十辆联绵的竹车如车辐一般,轧着一百只舟橹。借此大法轮,能够拯救你们在干旱中受苦的日子。江水横流,巨石锁住江面,水流溅起的水花犹如城鼓般震响。神奇的机器日夜运转,甘甜的水泽普降四方。老农对此浑然不知,瞬息间便能灌溉千亩稻田。抱着孙子,牵着小牛,只看那翠绿的稻浪在风中翩翩起舞。余波涌动,滋润着井水,春天的玉米像喝了醉酒般丰盈。江吴夸赞着七次的收成,农民们的脚因劳动而粗糙,腰背也因辛劳而弯曲。这种快乐却鲜有人知晓,我回去后必定会教给你们。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文渊,号少宗,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出生于湖南。其作品多描写乡土风情,擅长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表现自然与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发展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时期,诗中展现了农民在科技进步下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与对自然的感恩。
张孝祥的《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是一首富有生动形象与情感的诗作。作者以“竹龙”激水为引子,描绘了湖湘地区勤劳农民在旱季时借助竹车灌溉稻田的情景。诗中,象征着神灵的“象龙”虽然应召却无回应,暗示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望与无奈;而“竹龙”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展现了勤劳与创造力。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前半部分描绘了灌溉的过程与丰收的喜悦,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农民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辛勤与满足。尤其是“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一句,将农民的日常生活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生动地体现了农村的宁静与美好。
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于这种快乐的珍惜与传承的愿望,显示出对乡土文化的重视与对后辈的期许。这不仅是对农业丰收的赞美,更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倡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农田灌溉的情景,赞美了农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传递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竹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神兽
b) 竹制的水车
c) 一种景物
填空题:诗中“余波及井臼,春玉饮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老农用不知”是在强调农民对自然的无知。(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