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2:22
便建油幢上木天,
棠阴元不用蒲鞭。
南州小试调元手,
国步多难政要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在油幢上搭建木天,仿佛置身于棠树的阴影下,不再需要用蒲鞭来驱赶。而南方的州郡,却只是在小规模地试验调和之术,国家的前途艰难,需要有贤明的政治家来治理。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宋代人,字子固,号云峰,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常以小景抒发情怀。张孝祥的诗词风格继承了唐诗的精髓,兼具宋词的婉约。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张孝祥在此诗中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反映了他对政治的思考与对贤良之士的渴望。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出一种宁静与安逸的生活境界。油幢和木天的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诗人寄情于自然,向往远离世俗纷扰的自由生活。接着,棠阴的出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给人一种凉爽、清幽的感觉,似乎在讽刺当时的政治环境与社会现状。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提到南州的小试调元手,表明当时的政治局势依然艰难,仅仅依靠微薄的尝试难以改变现实。而“国步多难政要贤”一句,直白地道出了国家面临的困境和对贤良政治家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也使得诗人在描绘宁静生活的同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政治的担忧,展现了诗人渴望宁静与贤明治国的情感。
诗中“油幢”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国家需要怎样的人?
诗中提到的“棠阴”代表什么?
可将张孝祥的这首诗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个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但张的诗更侧重于社会政治的关切,而陆游则更多展现了个体情感与历史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