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

时间: 2025-05-01 13:56:01

诗句

六客西来共一舟。

吴儿踏浪剪轻鸥。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棹晚风头。

从前五度到蕲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6:01

原文展示: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 六客西来共一舟。
吴儿踏浪剪轻鸥。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箫明月下,
略须棹晚风头。
从前五度到蕲州。

白话文翻译:

六位客人一起乘船从西边而来。
吴地的少年在波浪上轻轻划过,像是剪切轻盈的海鸥。
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翠绿的景色浮现眼前。
我想在明月下吹箫,
稍微需要用船桨划动晚风的方向。
往昔我曾五次来到蕲州。

注释:

  • 六客:指六位朋友或旅伴。
  • 吴儿:指吴地的少年,吴地为今江苏、浙江一带。
  • 踏浪:在波浪上行走,形容轻快的姿态。
  • 剪轻鸥:如同剪裁般轻盈,形容少年在水面上的灵动。
  • 水光山色:水的光泽和山的色彩,形容自然景色的美。
  • 吹箫:指用箫演奏音乐,常与月色结合,营造氛围。
  • 棹晚风头:用桨划动顺着晚风的方向。
  • 蕲州:今湖北蕲春,诗人曾多次造访之地。

典故解析:

蕲州古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诗中提及的“明月”与“箫”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情感与思乡之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明,号阜山,晚号梅溪,曾任职于地方,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注重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相聚之际,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描绘与友人一同游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诗的开头以“六客西来共一舟”引入,展示了友人之间的团聚,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在水面上的描绘中,展现了吴儿的活泼和自然的灵动,读者仿佛能看到年轻人踏浪而行,感受到那份轻快与自由。
最后两句,诗人希望在明月下演奏箫声,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对过往的回忆。整首诗运用了清新自然的意象,融合了人文情感,展现了张孝祥的艺术风格和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述诗人与友人共乘一舟,生动描绘了轻松愉快的场景。
    • 第三句:通过“水光山色”的描写,强调了蕲州自然风光的优美。
    • 第四、五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的向往,渴望在美好的环境中抒发情感。
    • 第六句:回忆自己曾多次游历蕲州,突显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剪轻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面上的动态。
    • 对仗:如“水光山色”,对称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自然与友谊的和谐美好,流露出对往昔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友谊和团聚。
  • 水光山色: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明月:象征着思乡和情感的寄托,常用来表达孤独或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六客”指的是: A. 六位朋友
    B. 六只鸟
    C. 六个地方

  2. 诗人希望在何种环境下吹箫? A. 日出时
    B. 明月下
    C. 暴风雨中

  3. “水光山色”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A. 自然景色
    B. 人的情感
    C. 旅行的疲惫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了对亲人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浣溪沙》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月光下的思念,但李白更显孤独,而张孝祥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朋友的陪伴。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相关诗词解读
  •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相关查询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一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美哉一首送韦城主簿欧阳君 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此诗为子 西江月(佳人) 残句爱蜀蘄舒嘉代富 和陶归去来兮辞 雪诗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脑脊液 耳刀旁的字 包含谈的成语 诗以道志 页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鼓字旁的字 裕后光前 包含悉的词语有哪些 炎宋 金斓客 削损 黄旗紫盖 秋扇见捐 火字旁的字 曲学诐行 槐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