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祝英台近 访祝英台故宅,用辛稼轩韵》

时间: 2025-05-01 08:54:04

诗句

碧鲜庵,画溪渡。

目断鸳鸯浦。

庭院深深,尽日飞红雨。

望中鸟啄游丝,蝶粘飞絮。

仿佛与芳魂同住。

更愁觑。

禁得一树棠梨,暗把春光数。

生死情缘,听尽流莺语。

总教妆阁钟声,香奁佛火,长则任、精灵来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4:04

祝英台近 访祝英台故宅,用辛稼轩韵

原文展示:

碧鲜庵,画溪渡。目断鸳鸯浦。庭院深深,尽日飞红雨。
望中鸟啄游丝,蝶粘飞絮。仿佛与芳魂同住。更愁觑。
禁得一树棠梨,暗把春光数。生死情缘,听尽流莺语。
总教妆阁钟声,香奁佛火,长则任精灵来去。

白话文翻译:

在碧鲜庵旁,渡过画溪,目光遥望鸳鸯浦。
庭院深深,整日飘落红色花雨。
望着鸟儿啄食游丝,蝴蝶黏附在飞絮上,
仿佛与那芳香的灵魂共同栖息,愈加忧愁。
难以忍受一树棠梨,暗自数算春光的流逝。
生死之间的情缘,听尽了流莺的歌声。
只教妆阁的钟声,香奁的佛火,任凭精灵自由来去。

注释:

  • 碧鲜庵:地名,可能是指一个风景如画的寺庙或居所。
  • 鸳鸯浦:鸳鸯常象征美好的爱情,此处可能指的是一个浪漫的地点。
  • 红雨:指花瓣飘落如雨,带有伤感的美。
  • 游丝飞絮:象征轻柔的事物,常用于描写春天的细腻与温柔。
  • 棠梨:一种树,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延续。
  • 流莺:指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歌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多变,常以细腻的感情和丰富的自然意象为特点。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是董元恺在游访祝英台故宅时所作,表达了对爱情、生命和自然的深切感悟,反映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祝英台这个传奇人物的追思与缅怀。开头的“碧鲜庵,画溪渡”展现了一幅恬静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接下来“目断鸳鸯浦”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思念的状态,鸳鸯本是爱情的象征,诗人在此处似乎在追忆逝去的爱情。

“庭院深深,尽日飞红雨”描绘了花瓣纷飞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诗中的鸟啄游丝、蝶粘飞絮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柔美的氛围,仿佛生命的每一刻都在悄然流逝,而这一切与祝英台的灵魂紧密相连。

“生死情缘”则揭示出一种对爱情的永恒思考,流莺的歌声也成为了对过去情感的倾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受到爱情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常。最后,“妆阁钟声,香奁佛火”则将人带入一种超脱的境界,既是对物质的追求,又是对精神的寄托,展现出诗人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鲜庵,画溪渡。

    • 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寺庙和美丽的溪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目断鸳鸯浦。

    • 表达了对某个美好回忆地点的思念,暗含爱情的苦涩。
  3. 庭院深深,尽日飞红雨。

    • 庭院的深邃与红色花瓣的纷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4. 望中鸟啄游丝,蝶粘飞絮。

    • 自然景象与生机的描写,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5. 仿佛与芳魂同住。

    • 感受到与逝去的爱人灵魂的共鸣,情感更加深厚。
  6. 更愁觑。

    • 表达出对过往的愁苦与无奈。
  7. 禁得一树棠梨,暗把春光数。

    • 棠梨树的存在象征着美好春光的流逝。
  8. 生死情缘,听尽流莺语。

    • 反思生死之间的情感,流莺的歌声成为情感的寄托。
  9. 总教妆阁钟声,香奁佛火,长则任精灵来去。

    • 结合了物质与精神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对爱情与生命的哲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比喻人生情感的脆弱与美好。
  • 拟人:鸟儿与蝴蝶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感慨,展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从自然的描写中,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能体会到时间的无情以及对过往情感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碧鲜庵:象征宁静与美好。
  • 鸳鸯浦:爱情与回忆的寄托。
  • 红雨:时间流逝与美好事物的脆弱。
  • 流莺:生机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碧鲜庵”象征着什么?

    • A. 宁静与美好
    • B. 悲伤与失落
    • C. 怨恨与绝望
    • D. 生活的无奈
  2. 诗中“红雨”主要指什么?

    • A. 生命的消逝
    • B. 花瓣纷飞
    • C. 雨水滋润
    • D. 伤痛的记忆
  3. “流莺”的歌声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爱情
    • B. 生命的无常
    • C. 对过往的怀念
    •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现出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感慨。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使用了自然意象来描绘情感,展现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的生长与枯萎象征生命与情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绣被鸳鸯 点绛唇 其二 点绛唇 其三 点绛唇·赋雪归来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其七 老梅根 点绛唇 春闺 点绛唇 点绛唇 其二 梦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卧雪眠霜 豪言壮语 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包含怯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貊乡鼠攘 恍如梦寐 师王 额手称庆 鬯字旁的字 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躁的成语 稀空 古物 丧师辱国 欣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