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4:04
碧鲜庵,画溪渡。目断鸳鸯浦。庭院深深,尽日飞红雨。
望中鸟啄游丝,蝶粘飞絮。仿佛与芳魂同住。更愁觑。
禁得一树棠梨,暗把春光数。生死情缘,听尽流莺语。
总教妆阁钟声,香奁佛火,长则任精灵来去。
在碧鲜庵旁,渡过画溪,目光遥望鸳鸯浦。
庭院深深,整日飘落红色花雨。
望着鸟儿啄食游丝,蝴蝶黏附在飞絮上,
仿佛与那芳香的灵魂共同栖息,愈加忧愁。
难以忍受一树棠梨,暗自数算春光的流逝。
生死之间的情缘,听尽了流莺的歌声。
只教妆阁的钟声,香奁的佛火,任凭精灵自由来去。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多变,常以细腻的感情和丰富的自然意象为特点。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祝英台近》是董元恺在游访祝英台故宅时所作,表达了对爱情、生命和自然的深切感悟,反映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祝英台这个传奇人物的追思与缅怀。开头的“碧鲜庵,画溪渡”展现了一幅恬静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接下来“目断鸳鸯浦”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思念的状态,鸳鸯本是爱情的象征,诗人在此处似乎在追忆逝去的爱情。
“庭院深深,尽日飞红雨”描绘了花瓣纷飞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诗中的鸟啄游丝、蝶粘飞絮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柔美的氛围,仿佛生命的每一刻都在悄然流逝,而这一切与祝英台的灵魂紧密相连。
“生死情缘”则揭示出一种对爱情的永恒思考,流莺的歌声也成为了对过去情感的倾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受到爱情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常。最后,“妆阁钟声,香奁佛火”则将人带入一种超脱的境界,既是对物质的追求,又是对精神的寄托,展现出诗人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碧鲜庵,画溪渡。
目断鸳鸯浦。
庭院深深,尽日飞红雨。
望中鸟啄游丝,蝶粘飞絮。
仿佛与芳魂同住。
更愁觑。
禁得一树棠梨,暗把春光数。
生死情缘,听尽流莺语。
总教妆阁钟声,香奁佛火,长则任精灵来去。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感慨,展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从自然的描写中,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能体会到时间的无情以及对过往情感的珍惜。
“碧鲜庵”象征着什么?
诗中“红雨”主要指什么?
“流莺”的歌声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