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1:38
原文展示:
汴堤行 韦庄 〔唐代〕 欲上隋堤举步迟,隔云烽燧叫非时。 才闻破虏将休马,又道征辽再出师。 朝见西来为过客,暮看东去作浮尸。 绿杨千里无飞鸟,日落空投旧店基。
白话文翻译:
想要登上隋堤却步履迟缓,烽火台的警报声不合时宜地响起。 刚听说击退了敌军将领可以休息,又传来征讨辽东再次出征的消息。 早晨看到西边来的是过客,傍晚看到东边去的是漂浮的尸体。 绿杨树覆盖千里却没有飞鸟,太阳落山时只能空投到旧店的遗址。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的诗歌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末年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通过描绘隋堤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隋堤上的景象,深刻反映了唐代末年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诗中“欲上隋堤举步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隔云烽燧叫非时”和“又道征辽再出师”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频繁和无情。后两句“朝见西来为过客,暮看东去作浮尸”和“绿杨千里无飞鸟,日落空投旧店基”则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和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隋堤上的景象,深刻反映了唐代末年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