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时间: 2025-07-26 21:54:33

诗句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54:33

原文展示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白话文翻译

你可曾见过走马川那边的雪海,平沙荒野一片黄映入天际。轮台的九月,狂风在夜里怒吼,满地的碎石大得如斗,随风满地乱跑。匈奴的草地已经变黄,马正肥壮,金山西边战烟四起,汉家的大将正在出征。将军金甲夜间不曾脱下,半夜军队行进,戈矛相互碰撞,风刮得像刀子,面上割得生疼。马毛上沾满了雪与汗气蒸腾,五花的战袍在风中旋转如冰。帐幕中,草书的檄文和砚台上的水全都结冰。敌骑听到这些动静,必然心中胆怯,知道短兵相接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车师西门正在等待着献捷报。

注释

  • 走马川:地名,指行军的路线。
  • 轮台:指轮台城,地处西域。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与汉朝作战。
  • 金山:可能指金色的山,象征战斗的地方。
  • :文书,古代用来宣告军令或战事的文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字子美,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新疆地区,后居长安。岑参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边疆风光和战士生活,感情豪放,风格奔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玄宗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前夕,国家需要征兵出征,岑参作为边塞诗人,写下此诗以激励士气,表现出对边疆将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展现了征战的艰辛与壮丽。开篇以“走马川行雪海边”勾勒出一幅苍凉的边疆景象,诗人通过“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辽阔无垠的感觉,仿佛整片天地都被战争的气氛所笼罩。接着,诗人描绘了轮台的寒风怒吼和满地的碎石,生动地表现出战士们面临的恶劣环境与艰难行军的情景。

在描写匈奴的草地与汉将出征的对比中,诗人表现出对战争的无畏与豪情。“将军金甲夜不脱”一句,强调了将士们的决心与毅力,而后“马毛带雪汗气蒸”则展现了征战的艰辛。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战争的紧迫感和士兵们的勇气,最后以“车师西门伫献捷”结束,展现出对胜利的期待与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引入对景的描写,呼唤读者关注眼前的壮丽景象。
  • 平沙莽莽黄入天:描绘荒凉的沙地和广阔的视野,渲染出一种苍茫的气氛。
  • 轮台九月风夜吼:转入描写夜晚的恐怖与艰难。
  • 一川碎石大如斗:碎石象征着行军的艰辛。
  • 随风满地石乱走:生动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与不安。
  • 匈奴草黄马正肥:描写敌方的强盛,形成鲜明对比。
  • 金山西见烟尘飞:战斗即将开始,渲染紧张气氛。
  • 汉家大将西出师:点明出征的主角与背景。
  • 将军金甲夜不脱:表现了将军的决心与奋勇向前的精神。
  • 半夜军行戈相拨:生动描绘了军队行进的情景。
  • 风头如刀面如割:展现出严酷的气候,增强了战斗的艰辛感。
  • 马毛带雪汗气蒸:描绘战马的疲惫,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五花连钱旋作冰:形象地表现出寒冷的环境。
  • 幕中草檄砚水凝:描写文书与战斗的紧迫感。
  • 虏骑闻之应胆慑:敌人听闻我军动静,感到恐惧。
  • 料知短兵不敢接:敌人不敢轻易交锋,显示我军的威慑力。
  • 车师西门伫献捷:期待胜利的到来,展现出对战争的信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头如刀”,形象地表现了风的凶猛。
  • 拟人:如“满地石乱走”,赋予无生命的石头以动感。
  • 对仗: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边疆将士的勇敢与坚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通过描绘艰难的行军环境与士兵的精神面貌,展现出对抗外敌的决心与期盼胜利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走马川:象征征战的前线。
  • 雪海:代表严酷的自然环境。
  • 匈奴:象征敌人的威胁。
  • 金甲:象征将士的勇敢与荣耀。
  • 烟尘:代表战争的激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匈奴”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柔然
    • C. 北方游牧民族
    • D. 西域各族
  2. “将军金甲夜不脱”这句中的“金甲”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荣耀与勇敢
    • C. 战败
    • D. 安全
  3. 诗中“车师西门伫献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胜利的期待
    • C. 绝望
    •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 李白《关山月》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岑参的作品更强调战争的激烈与环境的艰苦,而王之涣则更注重描绘自然风光的壮丽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岑参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吊水云楼旧址 木兰花慢 双挽 木兰花慢 秋兴 木兰花慢 适得醉经乐章,读未竟而彦博尚书 木兰花 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木兰花慢 为完颜振之寿 木兰花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二 木兰花 听旧歌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梦里蝴蝶 提土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流荡忘反 包含辉的词语有哪些 豺狼当道 比字旁的字 中函 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山梁之秋 松黄酒 楸叶膏 九鼎大吕 蒙保 反文旁的字 听风就是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