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4:01
木兰花
作者: 欧阳炯 〔唐代〕
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闲庭独立鸟关关,争忍抛奴深院里。
闷向绿纱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
今年却忆去年春,同在木兰花下醉。
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
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
青蛾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春早玉楼烟雨夜,帘外樱桃花半谢。
锦屏香冷绣衾寒,怊怅忆君无计舍。
侵晓鹊声来砌下,鸾镜残妆红粉罢。
黛眉双点不成描,留待玉郎归日画。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未婚夫的思念。她感到丈夫心情容易变动,而自己却没有收到他的信。她在闲庭独自站立,听着鸟儿的鸣叫,却忍不住在深院里感到闷闷不乐,躺在绿色的纱窗下想睡觉,但又因忧愁而无法入眠。今年的春天,她不禁回忆起去年春天与他在木兰花下共醉的情景。阳光照耀下的玉楼,花儿绚丽多彩,她在楼上与春色同醉。春风送来了小黄莺的歌声,然而,残梦未成,离开了玉枕。她特别喜欢晚来的美景,宝柱旁边的秦筝再度弹奏。青蛾红脸的女子笑着迎接,二人又在海棠花下饮酒。春天的早晨,玉楼里烟雨朦胧,窗外樱桃花已经凋谢一半。锦屏的香气冷却,绣被也显得寒冷,思念让她无计可施。清晨的雀鸣响起,镜子前的妆容已然褪去。她的黛眉未能如愿描画,留待她的爱郎归来时再作打扮。
作者介绍:
欧阳炯,唐代诗人,字惟岳,号山人,生于公元850年,卒于公元923年。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情感,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
《木兰花》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尤其是对女性情感的表达。诗中蕴含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春天的向往,是对当时社会中男女关系的真实写照。
《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位女子对未婚夫的浓厚思念。开篇以“儿家夫婿心容易”点明主题,揭示了对方心情的多变,而自己却在孤独中徘徊,体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忧愁。
接着,诗人在描写春日美景时,运用“闲庭独立”、“绿杨风送小莺声”等意象,传递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这些自然景象与女子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在优美的景色中流露出深切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展现了她与爱郎在花下共醉的甜蜜时光。正是这样的对比,使得她此刻的孤寂更加显得沉重。最后几句中,女子在妆容未能如愿的失落中,留待爱郎归来时再作打扮,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加深了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爱情的细腻体察,成为了古典爱情诗中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展现了女子在情感上所遭遇的孤独与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儿家夫婿心容易”意思是:
A. 未婚夫的心情易变
B. 家中儿子的心情不稳定
C. 夫妻之间的感情很好
D. 以上皆非
诗中提到的“绿杨风送小莺声”描绘的是: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气息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热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