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白乐天传及文集》

时间: 2025-07-31 08:09:44

诗句

仲尼饥饿颜回夭,此意谁能问大钧。

何事香山白居士,每嗟衰老亦言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09:44

原文展示:

仲尼饥饿颜回夭,此意谁能问大钧。何事香山白居士,每嗟衰老亦言贫。

白话文翻译:

孔子饥饿时,颜回早逝,这种情怀又有谁能向上天询问呢?为什么香山的白居士,每次感慨衰老时也总是提到贫困呢?

注释:

  • 仲尼: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 颜回:孔子的学生,因才德出众而受到孔子的特别推崇,早逝。
  • 大钧:指上天或宇宙的主宰,意指无常和命运。
  • 香山白居士: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因其隐居生活而称为居士。
  • :叹息,表示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是在社会变迁和个人感慨的背景下创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个人贫困和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感慨。首句提到孔子和他的学生颜回,暗示了知识和道德的追求在物质贫困面前的无力。孔子虽有高尚的追求,但在饥饿面前也显得无奈,颜回的早逝更是让人唏嘘不已。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伟大思想家的同情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自身对命运的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则引入了白居易,作为另一位历史人物,白居易在衰老时仍感叹贫困,这种反复出现的主题让人深思。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抒发个人情感,更是在探讨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即使是有才华的人,最终也难以逃脱生活的窘迫与命运的捉弄。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重而又真实,既有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深思。通过对比,诗人巧妙地将个人遭遇与历史人物的命运相结合,令人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共鸣。诗中蕴含的哲理引人深思,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仲尼饥饿颜回夭:提到孔子和颜回,暗示知识与道德在生活困境面前的无力感。
  2. 此意谁能问大钧:表达对命运的疑问与无奈,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3. 何事香山白居士:引入白居易,强调即使是诗人也难以摆脱贫困。
  4. 每嗟衰老亦言贫:反映出人们对衰老与贫困的普遍感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孔子与白居易的对比,展示了不同人物在相似命运下的感受。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增强诗歌的深度与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困境,表达人生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伟大人物命运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饥饿:象征物质困境。
  • 夭亡:象征生命的脆弱。
  • 衰老:象征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 :象征社会的普遍问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仲尼”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庄子
    • B. 孔子
    • C. 老子
  2. “香山白居士”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3. 诗中反映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命运与贫困
    •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孔子
  2. B. 白居易
  3. B. 命运与贫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比韩维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可以发现二者在描写人生困境的同时,白居易更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态度,而韩维则更加沉重,强调命运的无常。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回自霅至黄桥负大作复反朱泾泊舟 舟泊姑苏 重九 重到霅陇新阡 重到霅陇 重到霅陇 至霅白莞泽步入唐村 至上基祖坟 知足 之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完成时 婪婪 一品白衫 力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挺身而出 黄字旁的字 不爽 鸟字旁的字 庄生 风行草偃 疾走先得 积抱 鸿飞冥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