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0:51
东郊丝雨破浮埃,
绣骑寻芳两两来。
十亩霜阴青翳目,
一篙溪色碧于苔。
林花泛日莺求友,
垅麦含风雉应媒。
绿柳朱栏多酒市,
杖头谁伴玉山颓。
东郊的细雨打破了浮尘,
骑着华丽马匹的游人们成群结队地前来寻芳。
十亩田地的霜影映入眼帘,
一根竹篙撑起的溪水比青苔还要碧绿。
林中的花朵在阳光下轻轻摇曳,黄莺在求友。
麦田在微风中摇曳,野鸡也在寻求伴侣。
绿柳围绕着红栏杆,酒市热闹非凡,
我独自倚杖,谁来陪伴我在这玉山下消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古典典故,但描绘的场景和意象反映了北方乡村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恬淡。
作者介绍: 韩维(约1086年-约1150年),字惟和,号山人,宋代诗人,生于汴京。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乡野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东郊的自然景色给人以宁静与舒适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渴望。
《东郊》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初春东郊的细雨、花鸟与田野,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色。通过“丝雨破浮埃”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细雨滋润了大地,洗净了浮尘,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接着,诗人通过“绣骑寻芳两两来”,生动地描绘了游人骑马而来,体现了春日的欢快与热闹。诗中“十亩霜阴青翳目”与“一篙溪色碧于苔”的对比,把田野的阴影与溪水的清澈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林花泛日莺求友”,黄莺在林中鸣叫,渴望找寻伴侣,传递出一种春天的情感气息,同时也隐含了人对情感的渴望。“垅麦含风雉应媒”,则描绘了麦田中的野生动物,也暗示着生长繁衍的自然法则。
最后两句“绿柳朱栏多酒市,杖头谁伴玉山颓”,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虽有酒市的热闹,但他却独自倚杖,感到一丝落寞。整首诗在春意盎然中流露出一种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孤独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东郊丝雨”意指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雪
“绣骑寻芳两两来”中“绣骑”指的是? A. 骑马的人 B. 华美的马匹 C. 骑马的服装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