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0:18
登城楼呈子华
作者:韩维(宋代)
麦苗黄熟稻苗青,饷妇耘夫笑语声。
楼上清风帘箔静,田间白水鹭鸥轻。
展亲会集从容乐,娱老讴吟放旷情。
羽孽渐消民食足,更无余事计亏成。
这首诗描绘了丰收的季节,麦苗已经成熟,稻苗也已青翠,田间的农夫与农妇们在耕作时欢声笑语。楼上的清风轻拂,帘子静静垂下,田间白色的水鸟悠闲地飞翔。亲友们欢聚一堂,享受着从容快乐的时光,老人们在歌唱中放松心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烦恼逐渐消散,日子越来越好,再也不用担心生活的困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关注。这种描写在当时的诗歌中是常见的,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农民生活,展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丰收的时节,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和农民的乐趣,旨在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民生富足的赞美。
《登城楼呈子华》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农村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了丰收的季节,麦苗的金黄和稻田的青翠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农作物的丰收和希望。农夫与农妇在田间的笑语声中,传递出一种生活的喜悦和对劳动成果的自豪。
诗的前两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生机,清风与静帘的描绘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这幅和谐美好的画卷中。接下来的描写转向人与人之间的欢乐,亲友相聚的欢乐场景,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
结尾两句则引入了更深的思想,随着生活的富足,民众的忧虑逐渐消散,诗人通过“羽孽渐消民食足”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安定与繁荣的向往。这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社会和谐、民众幸福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积极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丰收景象和人们的欢乐,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赞美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热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画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诗中“麦苗黄熟”主要象征:
“羽孽渐消”中的“羽孽”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者虽主题不同,却同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