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0:11
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
侍臣严虎帐,法衮被龙章。
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
宴盘犀作镇,舞缀锦成行。
玉椀盛冰滑,纱笼奏馔凉。
庑深容小语,槐密漏微阳。
庭立卫兼霍,坐尊萧与张。
清尘汲瑶井,泛宇蔼天香。
兽跃缘橦地,旗开踏鞠场。
楼传红帻唱,帘隐内家妆。
鸱攫曾无弹,蜂来误有芳。
门傍铜铸马,帝所翠为觞。
万国趋王会,诸公佩水苍。
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
雅著明时乐,需言盛德光。
添花慕平一,赐菊异元常。
身已陪多士,心宁愧下乡。
薄才何所补,歌咏播殊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季宴会的场景,场面华丽,气氛欢快。宫殿的帐幕上布置着金石器物,宫中的梧桐树上聚集着凤凰。侍臣们在严密的虎帐中侍奉,法服上绣有龙的图案。谷物初成熟,百姓们共享丰收的快乐。宴席上用犀牛角制成的镇物,舞者在华丽的衣饰中翩翩起舞。玉碗里盛着清凉的冰,纱帐中传来细腻的乐声。庑殿深处可以私语,槐树繁密,阳光透过树叶微微洒下。庭院中有人站岗,尊位上坐着萧和张。清净的尘土从瑶井中汲取,飘散在空中的是阵阵的香气。猛兽在地上奔跑,旗帜在鞠场上高高飘扬。楼阁上传来红巾舞者的歌声,帘子后面是女子的妆容。鸱鸟飞来却未能捕捉,蜜蜂误入芳香的花丛。门边有一匹铜铸的马,皇帝举杯时手中是翠色的酒杯。来自万国的使者齐聚王会,众公子佩戴着水苍色的腰带。螭头的笔在左史中书写,陛下的盾牌在半夜里闪烁。雅致的乐曲传达着明亮的时代,需借言辞来彰显盛德的光辉。添花来仰慕平常的美,赐菊的色彩与众不同。身处于多士之中,却心怀愧疚,感叹自己出身农村。才华薄弱又能做什么补偿,歌唱和咏叹却能传播于遥远的疆域。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创作于宋代,背景是当时的朝廷盛宴,体现了宋代繁荣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诗中不仅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梅尧臣的《依韵和集英殿秋宴》是一首描绘秋季宫廷盛宴的诗作,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丰富的文化氛围。诗的开篇用“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来描绘宏伟的场景,展现了高贵的氛围。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景象,如“宴盘犀作镇,舞缀锦成行”,让读者仿佛置身其境。
在描写宴席的同时,梅尧臣也刻画了人们的欢愉与热闹,尤其是“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表达了丰收季节带来的喜悦与和谐。诗中虽有欢庆的场面,但在最后却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愧疚与自省,“身已陪多士,心宁愧下乡”,让整首诗在欢快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哀伤与思考。
梅尧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宴会的盛况与社会的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他作为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时代的敏锐观察。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宴会图景,更是对社会和谐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写宫廷盛宴,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愧疚与自省,反映出对个人价值的思考与追求。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华丽而和谐的宴会场景,表现出宋代的繁荣与富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与个人的自我反思。
诗中“殿幄”指的是什么?
A. 帐幕
B. 花园
C. 宫殿
"九谷初登稔"中的"九谷"指什么?
A. 九种动物
B. 九种谷物
C. 九种花卉
诗中表现丰收的句子是?
A. “清尘汲瑶井”
B. “九谷初登稔”
C. “鸱攫曾无弹”
诗人最后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自豪
B. 愧疚
C. 喜悦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梅尧臣的作品在描绘社交与宴会的华丽中,融入了个人的愧疚与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