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9:42
松上垂青蔓,蒲根泻碧反。
高僧来不见,却返五峰前。
松树上垂挂着青色的藤蔓,蒲草的根部向下流淌出碧绿的水流。高僧虽然来了,但我未能见到他,只好返回五峰山前。
“高僧”常用于指代佛教中德行高尚的僧侣,具有普遍的尊敬和崇拜之意。诗中提到的“高僧”可能暗示着对人生态度的追求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以擅长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作者访僧未遇的过程中,表现了对高僧的向往与失落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思考。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情感,开头以“松上垂青蔓”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接着通过“蒲根泻碧反”描绘了水流的清澈,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清新。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高僧的期望与失落,体现出作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诗人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与对其智慧的渴望,然而高僧未能相遇的遗憾,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隐逸的情怀和对佛理的思考,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僧的向往与失落,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渴望,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僧”主要象征什么?
A. 人生的无常
B. 精神的追求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烦恼
“松上垂青蔓”中的“青蔓”指的是什么?
A. 松树的生命
B. 自然的景观
C. 人的理想
D. 生活的困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