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夏前二日作》

时间: 2025-04-23 06:08:47

诗句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08:47

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晨起披衣出草堂,
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
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
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
分付年华与蜜房。

白话文翻译

我早晨起床披上衣服走出草堂,
窗外已经感受到一丝微凉的空气。
春天只剩下二三天,
我满怀醉意却恨不能再有千百场欢聚。
芳草随风渐渐远去,
游丝飘荡也比不上我的旅途愁苦。
残红的花瓣不知去向何处,
只好将年华的流逝托付给蜜房。

注释

  • 晨起: 早晨起床。
  • 披衣: 披上衣服。
  • 草堂: 简陋的草房。
  • 轩窗: 窗户。
  • 微凉: 稍微凉爽。
  • 余春: 剩下的春天。
  • 烂醉: 醉得很厉害。
  • 芳草: 芳香的草。
  • 征路: 旅行的路途。
  • 游丝: 飘荡的丝线。
  • 客愁: 游子之愁。
  • 残红: 残留的花瓣。
  • 蜜房: 甜蜜的房间,常用来指代美好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反对金朝统治,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陆游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立夏前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与对即将到来的夏季的感受,体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人生哲学。

诗歌鉴赏

《立夏前二日作》是一首充满春夏交替之感的诗,诗人在清晨的微凉中感受到春天的余韵,然而春天的短暂让他不禁感到惋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清晨的静谧,窗外的凉意令人心旷神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然而,春天的转瞬即逝又让人感到无法挽留的无奈,这种情绪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得以深化。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诗人用“烂醉”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烈追求,尽管他渴望更多的欢聚与欢愉,但现实的无常使他感到失落。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正是人世间普遍的体验,诗人在这里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接下来的意象则充满了离愁。芳草随风远去,游丝飘荡不及客愁,残红无处寻觅,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消逝,也暗示着人际关系与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分付年华与蜜房”,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希望,尽管岁月无情,但甜蜜的回忆将永存心间。

整首诗通过对春夏交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起披衣出草堂: 描述清晨起床的情景,体现诗人的生活状态。
  2. 轩窗已自喜微凉: 窗外的微凉让人感到舒适,暗示气候变化。
  3. 余春只有二三日: 意识到春天即将结束,时间的紧迫感。
  4. 烂醉恨无千百场: 对欢聚时光的渴望与对短暂的失落感。
  5. 芳草自随征路远: 芳草随着旅途的远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6. 游丝不及客愁长: 游丝虽飘荡,却不及游子的愁苦深长。
  7. 残红一片无寻处: 残留的花瓣无处可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8. 分付年华与蜜房: 期望留住年华的甜蜜回忆,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游丝与客愁作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 “芳草自随征路远”中,赋予草以人的特性,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 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提升了整体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眷恋和对夏天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起: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微凉: 表达季节变化的清新感及自然的舒适。
  • 芳草: 代表生命与青春,象征着美好的记忆。
  • 游丝: 代表流逝的时光与心情的飘荡。
  • 残红: 代表逝去的美好与未尽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余春只有二三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
    • C. 对夏天的喜悦
  2. “游丝不及客愁长”中,“游丝”象征了什么?

    • A. 友情
    • B. 时光的流逝
    • C. 旅行的愉悦
  3. 诗的最后一句“分付年华与蜜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未来的忧虑
    • B. 对生活的珍惜与热爱
    • C. 对过往的遗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立夏前二日作》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主观情感,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象与人情的结合。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递了人生哲学,但风格各异,前者更具抒情性,后者则更具叙事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吴江太湖笠泽虹桥 月夜寄怀子搢二弟 寄怀沈畹香弟妇 题赵州王节妇画水 偶樵寄示旧作藤鼓行三章歌以和之 闻客话滇南 蒲圻城头晚眺有怀仲丹都中 咸丰三年冬贷粟钱江农人张国震馈钱以济是日暴风不止先王母倚闾忧甚距今十九岁矣感怀成诗 庚午春日天门城边看灌麦 吾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奏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讨檄 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登山踄岭 瞑视 搜奇抉怪 雁逝鱼沉 捶胸跌脚 霍乱 山崩地塌 至戚世交 金字旁的字 指指点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