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7-28 13:47:03

诗句

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

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

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

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3:47:03

原文展示:

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

白话文翻译:

道士谈论长生不老,禅师讨论寂灭境界。两者各自提出奇妙的观点,但生与灭的界限究竟如何区分?我们这些读书人守着古籍,对于生命的理解仍然显得浅薄。应当以一贯之的态度,不去追问也不去多言。

注释:

  • 道人:指道士,道教的修行者。
  • 长生:道教追求的长生不老。
  • 禅子:指禅师,佛教的修行者。
  • 寂灭:佛教中的概念,指涅槃,即超越生死的状态。
  • 黄卷:指古籍,古代书籍多用黄纸书写。
  • 生理:指对生命的理解。
  • 一以贯:指以一种原则或态度贯穿始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这首《山居杂诗九十首》是他在山居生活中的随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在山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道士和禅师关于生命哲学的不同观点的思考,以及自己对生命理解的谦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和禅师不同修行观点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诗中“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一句,简洁地概括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观。而“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观点的疑惑和探索。最后两句“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则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和对生命理解的深刻,认为应当以一贯之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的复杂性,不去过多追问和言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禅师追求寂灭境界,两者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哲学。
  • “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两者各自提出奇妙的观点,但生与灭的界限究竟如何区分,作者对此表示疑惑。
  • “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守着古籍,对生命的理解仍然浅薄。
  • “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作者认为应当以一种原则或态度贯穿始终,不去追问也不去多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道士和禅师的不同观点进行对比,突出两种生命哲学的差异。
  • 自谦:作者通过“生理知犹劣”表达了自己的谦逊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不同生命观的疑惑和探索,以及对生命理解的谦逊态度。

意象分析:

  • 道人、禅子: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哲学。
  • 长生、寂灭: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追求。
  • 黄卷:象征着古籍和知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人”和“禅子”分别代表了什么? A. 道士和禅师 B. 道士和和尚 C. 道人和禅宗弟子 D. 道士和佛教徒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 B. 对生命哲学的疑惑和探索 C. 对生命哲学的漠不关心 D. 对生命哲学的完全认同

  3. 诗中的“黄卷”象征着什么? A. 古籍和知识 B. 黄色的纸张 C. 古代的文献 D. 黄色的书籍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感受,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而曹勋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前调(为丁明仲纪梦) 甲辰季冬残腊大雪主人以糟玉面狸及尊酒为饷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 癸丑仲冬十日蚤晴从中使过莼湖未几风雪交往 夜坐看月 唐刘云有所思云玉井苍苔古院深桐花落地无人扫因用其语集古句次韵 晓思 九里松六言 壬午杂诗 读杜工部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晓的词语有哪些 升高能赋 蹠狗吠尧 皮字旁的字 包含加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凡的成语 饼师 被发徒跣 滕屠郑酤 班功行赏 肀字旁的字 欢呼雷动 毛细管 尸字头的字 白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雁塔新题 箴规磨切 包含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