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45
春兴 其七
作者:徐渭
胡烽信报收秦塞,
夷警妖传自赣州。
十万楼船指瓯越,
结交邻国且琉球。
不臣赵尉终辞帝,
自王田横怕拜侯。
几岛弹丸髡顶物,
敢惊沙上一浮鸥。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战事和政治动荡。诗中提到,胡人的烽火信号传到秦塞,夷族的警报和妖言从赣州传来。十万艘战船指向了瓯越(今浙江一带),与邻国和琉球建立联系。诗人提到赵尉不再臣服于帝王,自王田横也不愿再拜侯。几座小岛如同弹丸,谁敢惊扰那沙滩上的浮鸥?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子俊,号文长,晚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奔放,常带有激烈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外有胡人侵扰,内有权臣与皇权的矛盾。诗人通过描绘战事和政治局势,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自由的渴望。
徐渭的《春兴 其七》以其紧凑且富有张力的语言,生动描绘了边疆紧张的局势和政治动荡的背景。开篇即以“胡烽信报收秦塞”引入,烽火的传递象征着战争的迫近,迅速置身于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接着通过“夷警妖传自赣州”,传达出外族的威胁与妖言的传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与恐慌。
在接下来的“十万楼船指瓯越”,诗人用数字的描绘,强调了战争的规模和紧迫感,显示出国家面临的外敌压力。而“结交邻国且琉球”则表现出一种求和的无奈,揭示了当时的复杂国际关系。接下来的“不臣赵尉终辞帝”,揭示了内政的混乱和权臣的叛变,反映出对统治者的不满与对权力的蔑视。
诗的最后几句,描绘了几座小岛的孤独景象,“几岛弹丸髡顶物”,以小见大,通过小岛的孤立与无助,暗示了国家的脆弱与不安。“敢惊沙上一浮鸥”则以海鸥的自由象征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动荡时代的忧虑与渴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战事与政治动荡,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时代的苦恼与诗人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外族的威胁?
“几岛弹丸髡顶物”中的“弹丸”指什么?
诗人对于权臣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