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1:51
香烟 其六
作者: 徐渭 〔明代〕
西窗影歇观虽寂,
左柳笼穿息不遮。
懒学吴儿煅银杏,
且随道士袖青蛇。
扫空烟火香严鼻,
琢尽玲珑海象牙。
莫讶因风忽浓淡,
高空刻刻改云霞。
这首诗描写了在静谧的西窗下,透过柳树的影子,看到的宁静景象。诗人懒得去学习吴地的孩子们如何将银杏煅烧得如金,宁愿跟随道士,享受那青蛇般的轻松。烟火的香气弥漫,让人感到清新,仿佛在雕琢一块玲珑剔透的海象牙。不要惊讶于风的变化让烟雾时浓时淡,因为在高空中,云霞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逃避。
徐渭的《香烟 其六》是一首充满了宁静与思考的诗。诗人在西窗下静静地观察自然,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西窗影歇观虽寂”便将读者引入一种安静的氛围,窗外的柳树影子轻轻摇曳,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懒惰与拒绝,选择随道士一起欣赏自然之美,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扫空烟火香严鼻”,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诗人让人感受到烟火的清香,仿佛置身于一个悠然自得的环境。最后一句“莫讶因风忽浓淡,高空刻刻改云霞”更是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自然和生活都是多变的,不必对此感到惊讶,反而要欣赏其变化的美。
整首诗不仅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还展现了徐渭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繁忙生活的逃避,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徐渭展示了人对自然的感悟,强调了生活的无常与变化之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窗影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选择“懒学吴儿煅银杏”,反映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高空刻刻改云霞”说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徐渭与王维的作品,徐渭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思考。徐渭的诗风更为奔放,而王维则显得沉静典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