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0:42
香烟 其五
作者: 徐渭 〔明代〕
说与焚香知不知,最堪描画是烟时。
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
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
道人不解供呼吸,闲看须臾变换嬉。
这首诗问焚香的人是否明白,最适合描绘的就是烟的形态。阳光照耀下,香烟如同汞水般在罐口飞舞,仿佛从太古的坑中溢出,轻柔地飘散。想象当初造化之初,也一定是如此奇妙的事物。可是那些道士们却无法理解这种为呼吸而供奉的香烟,只能闲看着那瞬息万变的姿态而感到高兴。
徐渭的《香烟 其五》通过对香烟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感知的思考。全诗以香烟为主题,构建出一种轻盈、变化的意象,仿佛在追溯自然界的奥秘。诗的开头通过提问引入,引导读者思考焚香的意义,暗示香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
在意象的运用上,徐渭将香烟比作汞水,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香烟在阳光下的流动状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从自然的视角回望造化之初,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这种对变化的观察和理解,体现了徐渭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最后,诗中提到的道人,代表了对香烟的误解和对生命本质的忽视,形成了与前面的感悟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反映了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考,也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深刻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香烟的变化探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反映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焚香”主要是指什么?
“阳成罐口飞逃汞”中的“汞”比喻了什么?
诗中的“道人”主要代表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