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意》

时间: 2025-05-09 02:10:14

诗句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

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

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

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0:14

原文展示: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
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
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
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悠然云朵和东流的清澈流水。回想我一生的快乐,寄居在东边的村落。失去的东西并不值得忧愁,得到的也不会让我欢喜。安于贫穷就这样吧,处于卑贱之地也不必感到羞耻。云朵悠闲,空灵了我的心灵,清澈的水流滋养了我的味觉。云水都无情,正好可以长久地相伴。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悠长,心情舒畅。
  • 南山:南面的大山,象征自然的宁静。
  • 濯濯:清澈的样子。
  • 念我平生欢:回忆我一生的快乐经历。
  • 安贫固其然:安于贫困,保持本色。
  • 云水俱无心:云和水都没有情感,象征自在无拘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公元740年-约公元795年),唐代诗人,字宗明,号乐天。他的诗以清新隽永和自然景物为主,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古意》创作于戴叔伦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安贫乐道的态度。在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困境的背景下,他选择以淡泊明志的心态面对人生。

诗歌鉴赏:

《古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的生活态度。诗中“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的开篇,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接下来,诗人以“念我平生欢”回顾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过往快乐的怀念,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对得到与失去的态度应当是淡然处之。安于贫穷和卑贱,不必感到羞耻,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世界的重视。最后以“云水俱无心”总结,诗人在云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观察,又有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悠南山云:南山的云彩悠然自得,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濯濯东流水:东流的水清澈流畅,象征自由与纯粹。
  3. 念我平生欢:回忆自己一生的快乐,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4. 托居在东里:寄居在东边的村落,展现安逸的生活状态。
  5. 失既不足忧:失去的东西无需过于担忧,表现出一种从容。
  6. 得亦不为喜:得到的东西也不必过于欢喜,反映出一种淡泊。
  7. 安贫固其然:安于贫穷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强调对物质的超脱。
  8. 处贱宁独耻:在贱位中也不必感到羞耻,展现出自我认同。
  9. 云闲虚我心:云朵的悠闲让我的心灵得到宁静。
  10. 水清澹吾味:清澈的水流滋养了我的心灵,象征着内心的满足。
  11. 云水俱无心:云和水都无情,反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12. 斯可长伉俪: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可以长久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水比作心灵的伴侣,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云水“无心”体现出一种超然。
  • 对仗:如“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一种淡泊明志、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物质与名利的超脱,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深远。
  • :象征自由与轻松。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贫与贱:反映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对失去感到悲伤
    • B. 对得到感到欢喜
    • C. 对失去与得到都持平常心态
    • D. 对生活感到失望
  2. 填空题:诗中“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中的“虚”指的是_____

  3. 判断题:诗人认为贫穷与贱位是值得羞耻的。(对/错)

答案:

  1. C
  2. 心灵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终南山》:同样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春晓》: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侧重于对自然的赞美。

对比两首诗可以看出,戴叔伦在《古意》中更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而王维与孟浩然则更多地突出自然之美与生活的乐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戴叔伦传》

相关查询

鹧鸪天 九日和忼烈 鹧鸪天 题平原店壁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其一 戊申初度 鹧鸪天·困不成眠奈夜何 鹧鸪天 和唤云楼早秋 鹧鸪天 登观稼台 鹧鸪天 其二十五 鹧鸪天 有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狐裘羔袖 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撑霆裂月 论主 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绰路马 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入土为安 冰消气化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毋字旁的字 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义浆仁粟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