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8:56
地尽江南戍,山分桂北林。
火云三月合,石路九疑深。
暗谷随风过,危桥共鸟寻。
羁魂愁似绝,不复待猿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柳州的旅途所见的景象:江南的边界已经到达,山脉将桂北的森林分开。三月的火云在天空中交织,深邃的石路通往九疑山。幽暗的山谷在风中穿过,危险的桥上与鸟儿一起寻觅。漂泊的心灵忧愁如同被隔绝了一般,再也没有心情去等待猿鸣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叔伦,字景山,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曾任官职,作诗以山水田园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柳州时,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及内心的孤独感,是他在游历中所产生的情感寄托。
《过柳州》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柳州的山水之美,尤其是“火云三月合,石路九疑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壮丽景色,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机。然而,随着景色的优美,诗人内心的愁绪却愈发明显,“羁魂愁似绝”一句,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得以加深,使得自然景物不仅仅是背景,更成为了情感的寄托。
在艺术手法上,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诗中的“暗谷随风过,危桥共鸟寻”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不安与惆怅。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更加深了对人生、孤独与归属感的思考,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与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柳州自然风光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展现了人自古以来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火云三月合”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美丽云彩
C. 夏天的烈日
D. 冬天的雪景
“羁魂愁似绝”中的“羁魂”指的是什么?
A. 豹子
B. 漂泊的心灵
C. 归来的游子
D. 孤独的鸟儿
诗中提到的“九疑”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城市
B. 一条河流
C. 一座山脉
D. 一片森林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