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居即事》

时间: 2025-05-02 06:08:13

诗句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8:13

原文展示:

山居即事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白话文翻译:

在山岩间,云雾掩映着竹门;飞去的鸟儿带走了夕阳的余晖。
这地方偏僻,生活清贫,世俗事务也稀少。
我在这里养花,分担宿雨;剪下的树叶用来补秋天的衣服。
在野外的小渡口遇见了渔夫,同舟荡漾着月光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岩云:岩石上的云雾。
  • :遮掩、遮挡。
  • 竹扉:竹子做的门。
  • 去鸟:飞走的鸟。
  • 馀晖:余下的阳光。
  • 地僻:地方偏僻。
  • 生涯薄:生活贫困。
  • 俗事:世俗的事情。
  • 养花:种植花草。
  • 宿雨:夜间的雨。
  • 剪叶:剪下树叶。
  • 补秋衣:用剪下的叶子修补秋衣。
  • 野渡:田野间的小渡口。
  • 渔子:渔夫。
  • 同舟荡月归:共同乘船在月光下回家。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特定典故,但描绘的山居生活与唐代诗人隐士生活的理想相契合,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字景山,号少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辞职隐居。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山居即事》作于戴叔伦隐居期间,诗中描绘了他在山中居住的悠闲生活,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山居即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山中生活的恬淡图景。首联“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以云雾和飞鸟的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山居的清幽与宁静,似乎一切世俗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

接下来的“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偏僻和清贫,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与享受,使得这种生活显得更加真实而富有诗意。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展示了诗人劳动的场景,养花和补衣服的细微事物中透出一种生活的温情与平和。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最后一联“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则以动人的画面结束,渔夫的出现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月光下的归舟更是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暗示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宁静。

全诗既有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又蕴含着诗人内心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唐代士人追求隐居生活的理想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云掩竹扉:岩石上的云雾遮掩了竹门,描绘出一种静谧的自然环境。
  2. 去鸟带馀晖:飞走的鸟儿带走了夕阳的余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氛围。
  3. 地僻生涯薄:生活在偏僻的地方,生活条件清贫,反映了诗人的隐居状态。
  4. 山深俗事稀:深山中世俗事务稀少,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宁静。
  5. 养花分宿雨:在这里养花,分担夜间的雨水,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生活态度。
  6. 剪叶补秋衣:剪下树叶用来补秋衣,展现了诗人的勤劳与生活的朴实。
  7. 野渡逢渔子:在乡间的小渡口遇见渔夫,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8. 同舟荡月归:共同在月光下划船归家,营造出一种悠闲与宁静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岩云”、“去鸟”等意象,营造出自然景色的生动感。
  • 对仗:如“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对称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多用自然元素,如“月”、“云”、“竹”,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宁静、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世俗烦扰的逃避,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和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云:象征自然的辽阔与神秘。
  • 竹扉:代表隐居生活的简单与清雅。
  • 去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由。
  • 宿雨:体现自然的滋润与生活的艰辛。
  • 野渡: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象征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戴叔伦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野渡”指的是什么? A. 一条小河
    B. 一处渡口
    C. 一座山
    D. 一片树林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的意境? A. 地僻生涯薄
    B. 同舟荡月归
    C. 剪叶补秋衣
    D. 岩云掩竹扉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王维)与《山居即事》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情景,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哲理关系,而戴叔伦则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节和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修养十首)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 柳梢青 鹧鸪天 满庭芳(寿杨殿帅) 蝶恋花 鹧鸪天 其五 春光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涤瑕蹈隙 巾字旁的字 重本抑末 缶字旁的字 缧绁之厄 才学兼优 女字旁的字 包含茗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铜琶铁板 伏开头的成语 玄厉 迷真 团团转 包含悖的词语有哪些 支情 凝庄 皿字底的字 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