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30 18:31:19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1:19

诗词名称: 登鹳雀楼
作者: 王之涣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白日依山尽,
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话文翻译:
白天的太阳依偎在山的尽头,
苍茫的云海之间。
如果想要尽览千里之外的景色,
就更应该再登上一层楼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日:指太阳,代表白天。
  • 依:靠近,依偎。
  • 苍苍:形容云海,广阔且空旷。
  • 欲穷:想要穷尽,达到。
  • 千里目:千里之外的景色。
  • 更:再,更加。
  • 上一层楼:再登高一层。

典故解析:
“白日依山尽”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壮美景象,常用以形容壮观的自然景象。诗中提到的“鹳雀楼”位于山西省的临汾,是古代著名的诗歌题材,象征高远的志向与抱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作品描绘自然景观和战争场面,具有豪放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之涣游览鹳雀楼时,目睹壮丽的自然景色,激发了他对未来的思考和向上的渴望。

诗歌鉴赏: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壮阔的自然景观,并蕴含深刻的哲理。诗的首句“白日依山尽”,描绘了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与山峦相依相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第二句“苍苍云海间”则将视野拓展至辽阔的云海,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神秘。

接下来“欲穷千里目”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对更大视野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上一层楼”则不仅是字面上的再登高一层,实际上也是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奋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生哲理,充分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日依山尽”:描绘日落的美景,表现出一种静谧与壮丽。
  • “苍苍云海间”:形容广阔的天空与云海,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 “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到更远景的愿望,象征追求。
  • “更上一层楼”: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探索,更是一种进取精神的体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阳与山的关系比作依偎,增强了画面的温馨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对视野的描述夸大了空间的辽阔,突显了诗人的抱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追求高远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了诗人对人生目标的思考,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希望与光明。
  • 山:象征坚韧与稳重。
  • 云海:象征浩瀚与自由。
  • 楼:象征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的是?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2. “欲穷千里目”中“穷”的意思是?
    A. 贫穷
    B. 达到尽头
    C. 追求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忧伤
    B. 追求高远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 by 杜甫与《登鹳雀楼》都表达了高处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忧患与时代的困境,而王之涣则更注重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精华》
  • 王之涣《登鹳雀楼》相关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小重山(秋雨) 朝中措(上钱知郡、符主管、朱知录三首) 江神子/江城子 胜胜慢(草词) 雨中花慢·宿霭凝阴 水龙吟 如梦令·竹外半窥娇面 点绛唇(春寒) 侍香金童 满庭芳 其一 荷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苇的词语有哪些 积微成著 邦良 箴刺 有其父必有其子 河梁携手 死里逃生 八字旁的字 舌结尾的成语 三撇旁的字 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好语如珠 工字旁的字 根牢蒂固 钦慎 阻结尾的成语 彑字旁的字 东讨西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