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6:28
向晚鸦归,溯风笛起,楼迥便觉秋赊。
频拍阑干,望穷西北,浮云冉冉犹遮。
叹赋笔哀时纵妙,鼙鼓催人渐老,
繁华境改,空惊浩劫虫沙。
何待新亭洒泣,千载事似梦总堪嗟。
雾沾衰草,风回旷野。
黄叶萧萧,门径欹斜。
休错比成都旧宅,彭泽荒园,
好藉琴尊伴客,松菊怡情,
长向闲中遣岁华。
无奈故人,音书断绝,
飘转关河,遍地荆榛,
日暮途穷,如何不还家。
傍晚时分,乌鸦归巢,随着风声,笛声响起,楼阁高耸让人感到秋天的漫长。
我频频拍打栏杆,眺望西北,浮云缓缓飘动,依旧遮挡着我的视线。
感叹赋诗的笔随时而变,虽纵有妙笔,却依旧让人感到悲哀,
战鼓催促着人渐渐变老,繁华的境地已经改变,空余惊叹浩劫如虫沙。
又何必在新亭洒泪,千年往事如梦,令人叹息。
雾气弥漫在衰草上,风在旷野中回旋。
黄叶飘零,门径斜歪。
不要再提成都的旧宅,彭泽的荒园,
在这里,正好借酒伴客,松菊相伴,
悠闲中挥洒岁月的华彩。
无奈老友,音信全无,
在这飘荡的河流中,遍地荆棘,
日暮时分,归途已尽,如何能够不回家呢?
汪东,清代诗人,其诗风格深受唐诗影响,注重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西平乐》成诗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西平乐》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与思考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向晚鸦归”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宁静与孤独,随之而来的笛声更添了几分凄凉。诗人在频频拍打栏杆的动作中,流露出内心的焦虑与思考,仿佛是在与过去的回忆抗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愈加明显,“千载事似梦总堪嗟”道出了对往昔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诗人以“雾沾衰草,风回旷野”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黄叶的飘落更是对生命流逝的隐喻。最后,诗人以“如何不还家”收尾,既是对故土的思念,也是对归属感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在纷扰世事中的归属与寻找。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土与故人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西平乐》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汪东
C. 李白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雾沾衰草”意在表达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人生的无常与凋零
C. 夏日的繁华
答案: B
“千载事似梦”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满足
答案: A
《西平乐》 vs 《秋夕》: 两首诗均以秋天为背景,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秋夕》更多着眼于孤独与思念,而《西平乐》则更加强调对故土的渴望。
《西平乐》 vs 《登高》: 《登高》通过登高望远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而《西平乐》则通过描绘日暮景象,表现出对归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