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兢

时间: 2025-04-26 03:20:16

作者简介

〔唐代〕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

史学特色

尚简  吴兢撰史,简明扼要。他撰的史书今日所能见到只有一部《贞观政要》。这部书分专题记述贞观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礼仪、教育……等方面状况,有对话、诏诰、奏表,有事件描写,有经验总结,较系统反映了贞观年间的施政方针和实践效果,是历史上对贞观之治记载最为周详扼要的著作,后人了解贞观之治必须借助此书。然而,这样一部书仅八万字左右。《旧唐书·吴兢传》称他“叙事简要,人用称之”。《新唐书·吴兢传》称他“叙事简核,号良史”。可见,吴兢史笔简明这个特点,是为当时人们所公认和赞赏的。

铁事典故

  吴兢是在魏元忠、朱敬则双双为相时被荐举为史官的,年纪三十左右。《唐会要·史馆上·在外修史》中有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时吴兢在集贤院和史馆修史的记载,这时他六十八岁。他担任修史工作至少近四十年。吴兢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献给了修史事业,可是在史馆修史工作并不顺利,史料记载中有他几次请求调离史职的奏表。

生平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居史馆任职30余年,以叙事简练、奋笔直书见称。曾认为粱、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粱史》、《齐史》、《陈史》各10卷、《隋史》20卷。卒后。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唐史》80余卷,世称“良史”。曾从事官府藏书的整理、国家书目的编制工作。开元中,诏马怀素领校图书,马怀素奏用元行冲、齐翰、吴兢、韦述等26人同在秘阁详录四部书,开元九年(721)共同编成国家图书总目《群书四部录》200卷,由元行冲奏上。家收藏图书甚富,编撰有《吴氏西斋书目》1卷,著录图书13 468卷,该书目影响颇大。所藏之书在他去世前后,赠送给外孙蒋乂。编著有《乐府古体要解》、《唐春秋》、《唐书备阙记》、《太宗勋史》、《睿宗实录》、《中宗实录》、《贞观政要》、《则天实录》、《唐高宗实录》(与刘知己合撰)等,仅《贞观政要》传于今。▲

相关作品

【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 秾华从妇道,釐降适诸侯。河汉天孙合,潇湘... 详情

【 拟采桑曲 】 罗敷十五六,采桑城南道。 详情

【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其二 】 舜华徂北渚,宸思结南阳。盩绶哀荣备,游轩... 详情

【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其一 】 秾华从妇道,釐降适诸侯。河汉天孙合,潇湘... 详情

【 唐太宗吞蝗 】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 详情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词(其十) 渔父词(其六) 渔父词(其五) 渔父词(并序·其一) 亚父碎玉斗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和 病虎行 咏泰山 咏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托孤寄命 默转潜移 心字底的字 蚕姬 鼎字旁的字 包含松的成语 瓦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鹰狗总统 嚼舌头根 共挽鹿车 提手旁的字 扶危济急 犬兔俱毙 酸雾 灸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