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陶弘景

时间: 2025-04-26 02:11:10

作者简介

〔南北朝〕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生平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

人物轶事:辞官归隐

  弘景博学多识,读书逾万卷,于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17岁时便与江学文、褚炫、刘俊等为宋朝外明四友。齐高祖作相时,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朝仪大事多取决于他。然他虽身在朱门,却独居一室,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读书)为务,昼夜研读缮写符图经集,于养生服食诸道,渐至通幽探微。如此积年累月,渐觉彻悟,遂萌隐居修行之志。于齐永明十年壬申决意出行归隐。起初他并未上表齐武帝辞行,不告而别,挂朝服于神武门鹿市,径出东亭而行。而后告诉随行左右“勿令人知”,乃去和好友王晏话别。王晏深知其志,对他说:“皇上治事甚严,不准许臣属作离奇之事,你这样不辞而别,恐有忤旨,若皇上怪罪下来,反而达不到你的目的。”

成就

总述  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这又和炼丹有关。

后世影响

  陶弘景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推崇葛洪的著作,其经历也和葛洪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草经集注》在中国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诸多创新与发展是勤劳聪敏、博学广识的先贤在中医药学方面的重大贡献,也成了我们学习、借鉴和研究的珍贵资料。陶弘景整理医籍,十分尊重原作,决不乱涂乱改,也不信口雌黄,即使有补充,也把自己的说法和原书的说法区分开来。如把搜集到的三百六十五种药加入《神农本草经》,他就用“黑”字写,有的就用“红”字写。所以,后人有“本草赤字”,

评价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陶氏思想是释、道、儒三家融于一体的代表人物。

相关作品

【 和约法师临友人诗 】 我有数行泪,不落十馀年。今日为君尽,并洒... 详情

【 题所居壁 】 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不言昭阳殿,化作... 详情

【 寒夜怨 】 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空山霜满... 详情

【 胡笳曲 】 自戾飞天历,与夺徒纷纭。百年三五代,终是... 详情

【 告游篇 】 性灵昔既肇,缘业久相因。即化非冥灭,在理... 详情

【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 详情

【 答谢中书书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 详情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凰台 分题得古香炉 飞阁 方竹杖和功远 范蜀公挽诗 范蜀公挽诗 范蜀公挽诗 范蜀公挽诗 范蜀公挽诗 范蜀公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舍的词语有哪些 牧竖之焚 般演 穷老尽气 包含暗的词语有哪些 虐使 生字旁的字 假惺惺 色字旁的字 附会穿凿 公冶非罪 言字旁的字 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詟骇 娇喉 弓结尾的成语 卑鄙无耻 乙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