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3:06
重九十日集安福阁
作者: 陈迪祥 〔明代〕
晴开高阁敞凌秋,
杖策招邀惬胜游。
黄菊已深陶令酒,
青山重约庾公楼。
殊庥神贶堪陈颂,
彦会朋来足唱酬。
鸡骨无缘共攀陟,
双峰天外独凝眸。
在晴朗的日子里,高阁敞开,迎接着秋天的阳光,
我拄着拐杖,邀请朋友们愉快地游玩。
黄菊花已经盛开,正好品味陶渊明的酒,
青山与庾信的楼阁再次约定相聚。
神灵的恩惠值得我们歌颂,
朋友们欢聚一堂,尽情唱酬。
鸡骨虽不可攀登山峰,
但双峰远在天外,我独自凝望。
陈迪祥,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蕴含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热爱和与友人共聚的愉悦心情。
《重九十日集安福阁》通过描述秋日高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首句“晴开高阁敞凌秋”描绘出一个明亮的秋日,高阁敞开,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在这幅画面中,感受到深秋的气息,似乎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晰。接下来的“杖策招邀惬胜游”,则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拄着拐杖,悠然自得地邀请朋友们一同游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黄菊已深陶令酒”,暗示着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菊花的盛开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陶渊明诗歌中对酒的向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青山重约庾公楼”,则通过庾信的楼阁,连接了古今,表达了与朋友重聚的期待。最后两句“鸡骨无缘共攀陟,双峰天外独凝眸”,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虽然无法攀登高峰,但诗人仍然能在远望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运用对仗与意象交织,展示了秋天的美丽与友谊的珍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秋日美景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哲思。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什么? A. 冬天 B. 丰收 C. 春天 D. 夏天
“杖策招邀惬胜游”中的“杖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工具 C. 一种游玩方式 D. 一种饮品
诗中提到的“庾公楼”是指哪位诗人? A. 陶渊明 B. 白居易 C. 庾信 D. 李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