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2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0:56
原文展示:
书壁 张耒 〔宋代〕 后院人稀到,荒池半是苔。 好花随地有,幽鸟自山来。 靡靡香草合,阴阴夏木催。 昭亭有佳色,每至不容回。
白话文翻译:
后院很少有人来,荒废的池塘长满了苔藓。 美丽的花朵随处生长,幽静的鸟儿从山中飞来。 香气四溢的草丛茂密,浓密的夏木催人入眠。 昭亭的景色如此美丽,每次到访都舍不得离开。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张耒的诗歌多反映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此诗通过对后院荒池、好花、幽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隐居或闲暇时所作,通过对后院荒池、好花、幽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首句“后院人稀到,荒池半是苔”即勾勒出一个幽静、荒废的后院景象,苔藓的覆盖增添了一丝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的“好花随地有,幽鸟自山来”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好花随处生长,幽鸟自由飞翔,这些都是自然之美的体现。而“靡靡香草合,阴阴夏木催”则进一步以香气和浓荫来渲染这种宁静与美好,香草的香气和夏木的浓荫共同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氛围。最后,“昭亭有佳色,每至不容回”则点出了诗人对这美景的留恋,每次到访都舍不得离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荒池”指的是什么? A. 荒废的池塘 B. 繁华的池塘 C. 清澈的池塘 答案:A
“幽鸟自山来”中的“幽鸟”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悲伤 答案:A
诗中的“昭亭”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留恋 B. 荒凉与孤独 C. 繁华与喧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