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2:55
原文展示:
岁晚有感 张耒 〔宋代〕
疏梅点点柳毵毵, 残腊新春气候参。 天静秋鸿来塞北, 云收片月出江南。 青霄雨露将回律, 白首江湖尚避谗。 未信斯途无倚伏, 有时清镜理朝鬖。
白话文翻译:
稀疏的梅花点点,柳枝细长如丝, 腊月将尽,新春气候交错。 天空静谧,秋鸿从塞北飞来, 云散去,一轮孤月出现在江南。 高空中雨露即将回归规律, 白发苍苍的我仍在江湖中躲避谗言。 我不相信这条路没有起伏, 有时在清晨的镜中整理凌乱的头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作于晚年,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耒晚年,当时政治斗争激烈,诗人因避谗言而隐居江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岁末年初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梅花、柳枝、秋鸿、孤月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青霄雨露将回律”一句,暗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而“白首江湖尚避谗”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最后两句“未信斯途无倚伏,有时清镜理朝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起伏不定的认识,以及在清晨面对镜子整理凌乱头发时的自我审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岁末年初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梅花、柳枝、秋鸿、孤月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青霄雨露将回律”一句,暗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而“白首江湖尚避谗”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最后两句“未信斯途无倚伏,有时清镜理朝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起伏不定的认识,以及在清晨面对镜子整理凌乱头发时的自我审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疏梅点点柳毵毵”中的“毵毵”形容的是什么? A. 梅花 B. 柳枝 C. 秋鸿 D. 孤月
诗中“白首江湖尚避谗”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无奈? A. 自然规律 B. 个人命运 C. 社会现实 D. 季节交替
诗中“未信斯途无倚伏”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认识? A. 自然规律 B. 个人命运 C. 社会现实 D. 人生道路的起伏不定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