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坐》

时间: 2025-05-02 05:58:48

诗句

万籁声久寂,三更霜已寒。

老人袖手坐,一气中自存。

自得此中趣,不与儿曹论。

但有老孟光,相对亦无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48

原文展示:

夜坐 张耒 〔宋代〕 万籁声久寂,三更霜已寒。 老人袖手坐,一气中自存。 自得此中趣,不与儿曹论。 但有老孟光,相对亦无言。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三更时分,霜气已寒。 老人袖手坐着,气息平和,内心自足。 他自得其乐,不与年轻人谈论。 只有老伴孟光在旁,两人相对无言。

注释:

  • 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 三更:古代计时法,指夜间的11点到1点。
  • 袖手:双手藏在袖子里,表示闲适或无所事事。
  • 一气:指气息,这里指老人的内心状态。
  • 儿曹:指年轻人。
  • 老孟光:指诗人的妻子,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中的梁鸿与孟光,形容夫妻恩爱。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夜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老人独自静坐,享受着孤独的乐趣,不与年轻人交流,只有老伴在旁,两人默默相对,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老伴的深厚感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老人独自静坐的情景。诗中“万籁声久寂,三更霜已寒”一句,以自然界的静谧和寒冷来衬托老人的孤独和内心的平静。“老人袖手坐,一气中自存”则进一步表现了老人的闲适和自足,他不需要外界的交流,内心自有一片天地。最后两句“但有老孟光,相对亦无言”,以夫妻间的默契和无言的陪伴,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而深沉的爱情的赞美。整首诗情感内敛,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万籁声久寂,三更霜已寒”通过自然界的静谧和寒冷,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
  • 第二句“老人袖手坐,一气中自存”描绘了老人的形象,他袖手坐着,气息平和,内心自足。
  • 第三句“自得此中趣,不与儿曹论”表达了老人自得其乐,不与年轻人交流的态度。
  • 最后一句“但有老孟光,相对亦无言”以夫妻间的默契和无言的陪伴,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而深沉的爱情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拟人:“万籁声久寂”中的“久寂”赋予了自然声音以人的情感。
  • 对比:通过“万籁声久寂”与“三更霜已寒”的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寒冷。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老伴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老人独自静坐的情景,展现了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简单而深沉的爱情的赞美。

意象分析:

  • 万籁:自然界的一切声音,象征着外界的喧嚣。
  • 三更霜:夜晚的寒冷,象征着孤独和内心的平静。
  • 老人袖手坐:老人的形象,象征着闲适和自足。
  • 老孟光:夫妻间的默契和无言的陪伴,象征着简单而深沉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籁声久寂”中的“万籁”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B. 人类的喧嚣 C. 动物的叫声 D. 风声和雨声

  2. 诗中“老人袖手坐”中的“袖手”表示什么? A. 闲适或无所事事 B. 忙碌 C. 紧张 D. 悲伤

  3. 诗中“但有老孟光,相对亦无言”中的“老孟光”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妻子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儿子 D. 诗人的父亲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通过鸟鸣和山涧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夜坐》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张耒的诗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平静和自足,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查询

感寓四首 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 彭绣使平叛卒后除经略小诗陈利害 访赵东野 罪言 为石云悼鹤 梅花 和高与权 镇江别总领吴道夫侍郎时愚子琦来迎侍朝夕催 光泽溪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帷天席地 形表影附 黹字旁的字 洗肠涤胃 千篇一律 韭字旁的字 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包含睫的词语有哪些 哇啦 包含爱的成语 追根问底 馬字旁的字 刻峻 玉减香消 剪莽拥彗 灰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