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40
原文展示: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白话文翻译:
那如璧玉般明亮的月亮和如琼枝般美丽的树木已不再被人们谈论,秦淮河畔已有一半被荒草覆盖。清澈的溪水与天空的倒影相互映照,仿佛是临春阁上那些逝去的灵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他在怀念南京(古称金陵)时所作,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张耒在怀念南京的繁华景象时,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已非。诗中通过对秦淮河和清溪的描写,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秦淮河和清溪的描写,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诗中“璧月琼枝不复论”一句,既描绘了昔日南京的美丽景象,又暗示了这些美好已成过去。“秦淮半已掠荒榛”则进一步以荒芜的景象,对比昔日的繁华,加深了怀旧之情。最后两句“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以清溪的倒影象征逝去的灵魂,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通过对南京秦淮河和清溪的描写,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深切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璧月琼枝不复论”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昔日南京的美丽景象 B. 现实的荒凉景象 C. 未来的美好景象 D. 其他地方的景象
诗中“秦淮半已掠荒榛”一句,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怀旧之情? A. 璧月 B. 琼枝 C. 秦淮 D. 荒榛
诗中“清溪天水相澄映”一句,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荒凉 B. 逝去的灵魂 C. 未来的美好 D. 其他地方的景象
答案: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