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7:17
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
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
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
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
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
赠曲南凫断,征途北雁催。
更怜江上月,还入镜中开。
在吴地的镇上,称赞你才华横溢,
我在这里试图展现自己的才华。
近距离聆听人们的声音如同在雾中,
远方听到的声音如同雷鸣在震荡。
有一天偶然在榻上相逢,
日日夜夜共饮佳酿。
骑马登山游览,
乘舟远望海面。
我因自己在官场上表现拙劣而感到惭愧,
期望你能遇到好的媒人。
赠予你南方的曲子,
在征途上北方的雁鸣催促着。
更让我怜惜的是江上的明月,
映入了镜中,似乎又在开启。
宋之问(约649年-约713年),字子文,唐代诗人,号称“诗宗”。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为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味。
《酬李丹徒见赠之作》是在诗人与李丹徒相识之后,李赠诗以示友谊,宋之问因此作此诗以表回应。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友谊场景,表达了对李的赞美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的惭愧与期待。
《酬李丹徒见赠之作》是一首以李丹徒赠诗为契机而作的应答之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镇吴称奥里”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才华与希望的场景。接着“试剧仰通才”中,诗人自谦,表现出对彼此才华的尊重与渴望,这种自谦的态度让整首诗显得更加真诚。
“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广阔的氛围,似乎在暗示两人之间的友谊如同这自然景观般深邃而辽阔。随后的“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则描绘出一种洒脱的游历,象征着两人友谊的顺畅与快乐。
最后几句“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中,诗人坦诚面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李的祝福。整首诗在描绘友谊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而不失轻松,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风范。
整首诗围绕友谊与人生的感悟进行展开,既有对才华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惭愧,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诗人在描绘自然与友谊的同时,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镇吴”指的是哪个地名?
诗人对自己的仕途感到什么情感?
诗中的“连辔登山尽”表达了什么?
答案: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赠孟浩然》:
两首诗均表现了友谊的重要性,但在风格上,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