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5:47
咏钟
宋之问 〔唐代〕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
这首诗描绘了钟声的悠扬与变化,一方面钟声与南方的磬声相接,另一方面又伴随着北方的笙声。平陵的钟声在晨曦中响起,长乐的钟声在夜晚警醒。秋天的钟声似乎带着霜降的寒气,春天的钟声则应和着春回大地的律动。钟声不只是机械的敲击,金铃的余音更显清幽。
作者介绍:宋之问,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社会文化高度繁荣,乐器和音乐在当时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诗人借钟声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咏钟》是一首描绘钟声的诗,诗人通过钟声的不同,反映了自然的变化和生活的节奏。诗中将钟声与南北的乐器相结合,展现了地域文化的交融。特别是“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两句,通过钟声在晨曦与夜晚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秋天的钟声仿佛带有一丝寒意,而春天的钟声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最后两句“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则引人深思,钟声不仅是时间的提醒,更是生命的回响,清澈而悠远。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更在内容上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歌通过描绘钟声的变化与节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钟声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既是时间的提醒,也是生命的回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方乐器是什么?
“平陵通曙响”是指什么时间的钟声?
诗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思乡之情,而宋之问的《咏钟》则通过钟声反映时间的流逝。两者在意象上虽不同,但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