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重阳后三日和夫子》

时间: 2025-05-02 13:05:14

诗句

世事浑如棋局。

一任围珠绕玉。

冷眼盼韶华,又见庭垂金粟。

堪掬。

堪掬。

未许西风相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5:14

原文展示:

《如梦令 重阳后三日和夫子》
作者: 冯娴 〔清代〕

世事浑如棋局。一任围珠绕玉。
冷眼盼韶华,又见庭垂金粟。
堪掬。堪掬。未许西风相触。

白话文翻译:

这世间的事物就像一局棋,任凭围棋的珠子环绕着美玉。
我冷眼看着岁月的流逝,又发现庭院里的金色果实垂挂。
我真想去捧住它们。可惜不允许西风来触碰。

注释:

  • 世事:指世间的事情。
  • 棋局:比喻复杂的局面或人生。
  • 围珠绕玉:形容美好事物的包围和衬托。
  • 冷眼:冷静的目光,带有些许淡漠。
  • 韶华:美好的时光。
  • 金粟:指金色的果实,可能象征丰收或美好。
  • 堪掬:可以捧起。
  • 西风: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变化。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使用了“棋局”“西风”这样的意象,借此表达对世事和时间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冯娴,清代女诗人,字若兰,号靖庐,擅长词作,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女性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后,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诗人借此时节感怀岁月的流逝,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棋局作引,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复杂与无常,诗人以淡然的态度去观看这一切,展现出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反思。诗中“冷眼盼韶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虽然她在看着金色的果实,但却无法亲手去捧起,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在这一过程中,诗人流露出对丰收与美好的渴望,同时又不愿与世事相拥相触,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自我保护的心态。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充满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世事浑如棋局”:比喻人生复杂多变,犹如下棋一般。
    • “一任围珠绕玉”:无论如何,生活中的美好总会被包围和衬托。
    • “冷眼盼韶华”:以冷静的眼光看待流逝的岁月,体现出一种超然。
    • “又见庭垂金粟”:描绘出秋天的丰收,金色的果实象征着美好。
    • “堪掬。堪掬。”: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和渴求。
    • “未许西风相触”:隐喻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留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事比作棋局,形象生动。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触碰的能力,增加了诗意。
    • 对仗:如“堪掬”呼应前句,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然与无奈的情感,反映了清代女性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棋局:象征生活的复杂与变化。
  • 围珠绕玉:美好事物的衬托。
  • 金粟:丰收和希望的象征。
  • 西风: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象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世事的无奈
      • B. 对时间的渴望
      • C. 对生活的淡然
      • D. 以上皆是
    2. “冷眼盼韶华”中的“冷眼”指什么?

      • A. 冷漠
      • B. 冷静
      • C. 冷酷
      • D. 冷淡
    3. “未许西风相触”中,“西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过去
      • D. 未来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诗词对比

    • 比较冯娴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均表现女性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但冯娴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爱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冯娴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夜 中春宴游 重阳感怀 莲塘霁望 登郡楼书怀 新竹 新蝉 春夕遣怀 中春登楼 征妇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街两市 告贷无门 魚字旁的字 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沸目赤 阿开头的成语 以言为讳 谷字旁的字 酌中 赏附 牛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连合 山高皇帝远 断简残编 蛲蛔之死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