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6:22
巉巉雪中峤,磊磊标方峭。勿为枕苍山,还当础清庙。
这首诗描绘的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山石重重叠叠,雄伟而险峻。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只把目光停留在苍山之上,而是要打好基础,建立清静的庙宇。
诗中提到的“苍山”可以引申为高耸的理想或目标,而“清庙”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追求理想与内心宁静之间的平衡。
韦处厚(688年-74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处厚,曾任职于朝廷,擅长诗歌,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借助大自然的雄伟景象,表达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盛山十二诗·绣衣石榻》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壮丽的雪山景色和坚固的岩石,给人一种巍峨挺拔的视觉冲击。诗中“巉巉雪中峤,磊磊标方峭”两句,运用叠词,生动地描绘出高山的险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诗人以“勿为枕苍山”警示读者,不要只关注外在的高山,而是要关注内心的建设,倡导人们要有更深远的追求,以“还当础清庙”作为结尾,表达出对内心宁静与精神寄托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强调了内心追求与精神寄托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追求外在理想时,不应忽视内心的建设。
诗中“巉巉”是形容什么的?
“勿为枕苍山”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