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08
夹江百里没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
在这条长达百里的夹江上,没有一个人家,最让人感到苦恼的是江流弯曲得更为斜陡。山岭上的草已经绿意盎然,然而岸边的芦苇仍然是去年的白花。
此诗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慨。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游历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他对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身处的社会环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杨万里的《舟过谢潭三首·其二》是一首反映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夹江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开头两句“夹江百里没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直接揭示了环境的荒凉和游子心中的孤独感。诗人乘舟而行,目睹这条长长的江流,感受到周围的寂寥,江流的斜曲更使得行舟的艰难和心中的苦楚倍增。
接下来的两句“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岭上的草已经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勃发;而岸边的芦苇却依旧残留着去年的白色花朵,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力的欣喜,也有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中“夹江百里没人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岸芦犹白去年花”中的“去年花”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