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7:42
读汉书二首
——杨万里
乃祖宽仍豁,曾孙察作明。
不将囊底智,分减及元成。
第一首:
我的祖辈胸怀宽广,曾孙明理通达。
他们不把聪明才智藏在囊底,
而是将其分享,助力于元成的发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汉书,是指《汉书》,是东汉班固所作的史书,记载了汉朝的历史。诗中提到的“汉书”可见作者对历史的崇敬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诗风清新脱俗,语言质朴自然。他的诗歌常常反映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观,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变革的时代。作者以“读汉书”为引,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与教诲。
杨万里的《读汉书二首》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后代的寄托。诗中通过对祖先和后代的描绘,表现了家族的传承与智慧的共享。作者以“乃祖宽仍豁”开篇,直接展现出祖辈的宽广胸怀及豁达性格,这种品德在诗人心中是极为重要的。接着,提及“曾孙察作明”,不仅赞美了后代的聪慧,也暗示了智慧的延续。
“不将囊底智,分减及元成”一句,则是诗的核心思想。它强调智慧的分享与传播,反对将聪明才智埋没在心底。通过这两句,杨万里传达出一种社会责任感,鼓励后代在继承智慧的同时,更要将其用于实践,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丰富的思想,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对人类智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祖辈与后代的描绘,传达了智慧的传承与分享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杨万里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囊底智”是指什么?
A. 体力
B. 智慧
C. 财富
D. 声望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关于什么?
A. 对祖辈的怀念
B. 智慧的传承与分享
C. 自然的美景
D. 政治的变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杨万里更侧重于历史的传承与智慧的分享,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