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8:50
望仙门
作者: 李愿 〔宋代〕
楼影空门里,门开望众仙。
绿鬟云漠漠,翠黛月娟娟。
烟驾知何处,星槎记昔年。
夕阳孤鸟畔,缈缈海浮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空旷的门,门打开后可以看到许多仙人。青色的鬟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月色如画般美丽。乘着烟雾的仙舟,不知飞往何方,星星的渡船让我回忆起往昔的岁月。夕阳西下,孤鸟在海边飞翔,海面一片缥缈,与天空相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众仙”,可以理解为道教文化中对仙人的描绘,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描绘的意象如“夕阳”、“孤鸟”等,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孤独和远方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自然和超凡境界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愿对道教理想的向往期,表达了他对仙境的憧憬和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超然物外的追求。
《望仙门》是一首充满仙气和哲理的诗作,透过“楼影空门”的描绘,诗人把读者带入一个空灵而美丽的境界。诗中“门开望众仙”的意象,暗示着一种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似乎在呼唤人们走进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绿鬟云漠漠,翠黛月娟娟”描绘的仙女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仙子,增添了幽静的气氛。后面的“烟驾知何处”更是引人遐想,仿佛在询问那乘着烟雾的仙舟究竟飞往何方,寓意着对未来的无尽探索。
最后两句“夕阳孤鸟畔,缈缈海浮天”,展现了夕阳下的孤独与无边,海与天的遥远交融,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整首诗以清新优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邃思考与美的向往,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仙境和自由的向往,透过清新的意象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绿鬟云漠漠”指的是哪种形象?
“烟驾”象征着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山水的壮丽;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宁静与和谐。两者都与《望仙门》有着相似的主题,体现了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但风格各有千秋。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望仙门》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