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35
《宜城放琴客歌》
作者:顾况
佳人玉立生此方,
家住邯郸不是倡。
头髻鬌手爪长,
善抚琴瑟有文章。
新妍笼裙云母光,
朱弦绿水喧洞房。
忽闻斗酒初决绝,
日暮浮云古离别。
巴猿啾啾峡泉咽,
泪落罗衣颜色暍。
不知谁家更张设,
丝履墙偏钗股折。
南山阑干千丈雪,
七十非人不暖热。
人情厌薄古共然,
相公心在持事坚。
上善若水任方圆,
忆昨好之今弃捐。
服药不如独自眠,
从他更嫁一少年。
佳人玉立于此,
家住邯郸,并非妓女。
头发高髻,手指修长,
善于弹奏琴瑟,文采斐然。
新妆的裙子如云母般闪耀,
朱弦与绿水在洞房中喧闹。
忽然听见斗酒初尽,
黄昏时分,浮云带来古老的离别。
巴猿啾啾,峡谷泉水哽咽,
泪水滴落在罗衣上,颜色湿透。
不知道谁家再度张设,
丝履在墙边,钗股也折断。
南山栏杆千丈雪,
七十岁的人没有温暖。
人情淡薄,古人亦然,
但你的心在于坚守事物。
至善如水,随意而方圆,
忆往昔的美好,如今已被抛弃。
服药不如独自安眠,
不如让她再嫁给年轻人。
顾况,唐代诗人,字宗昭,号天台山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细腻的情感著称,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写山水、人物和抒情诗。
《宜城放琴客歌》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佳人象征着理想的美好,然而与现实的离别和情感的淡薄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佳人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诗的开头以“佳人玉立”引出,塑造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形象,既有优雅的外表,又具备才华。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气质与才情,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热烈的氛围。然而,随着“忽闻斗酒初决绝”,诗歌的情感基调开始转向,表达出对离别的感伤与对过往的追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南山的雪、巴猿的啾啾都象征着孤独与凄凉,与前面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佳人的美丽,也反映了人情的冷漠与社会的无常。结尾处的“服药不如独自眠”,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求。
整首诗在描绘美好与现实的对立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离别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诗人在描绘美好生活的同时,揭示了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诗中“佳人”指的是:
A. 妓女
B. 美丽的女子
C. 老人
D. 乡村妇女
诗中提到的“朱弦绿水”主要描绘的是:
A. 离别的悲伤
B. 婚礼的欢乐
C. 自然的美丽
D. 思乡的情感
“服药不如独自眠”的意思是:
A. 服药比睡觉好
B. 生活的痛苦无法通过药物解决
C. 睡觉是最好的选择
D. 服药可以让人入睡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分析,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宜城放琴客歌》的意境与情感,并在诗词的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