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

时间: 2025-04-30 11:12:17

诗句

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

白沙洲上江蓠长,

绿树村边谢豹啼。

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12:17

原文展示:

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
白沙洲上江蓠长,绿树村边谢豹啼。
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景色温柔而令人留恋,月光下你今夜停泊在隋堤。
白沙洲上江蓠(即水草)生长,绿树环绕的村子里传来谢豹的啼鸣。
流落在外的游子从此再没有依靠,老朋友之间相隔得如同云泥。
只有越鸟在南枝上分飞,我目送着孤独的大雁向西飞去。

注释:

  • 依依:形容春色温柔可人,令人眷恋。
  • 月卿:指的是月光,诗中拟人化为"卿",表示亲密。
  • 隋堤:指隋朝所建的堤岸,具有历史寓意。
  • 江蓠:水草的一种,生长在水边,象征生机。
  • 谢豹:此处“谢”指的是谢家,豹可能指野兽的啼鸣,表现自然环境的生动。
  • 迁客:流落他乡的客人,感叹无依无靠。
  • 云泥:比喻相隔遥远,云与泥的差别。
  • 越禽:指越地的鸟类,象征离别。
  • 孤鸿:孤独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或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0年,卒年不详,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顾况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送大理张卿》是顾况送别友人张卿的诗作,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流浪者的孤独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离别的常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离别的情感,整首诗在春天的温暖与离别的悲伤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开头两句通过春色与月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令人留恋的氛围,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而后两句则转入对自然的观察,白沙洲上生长的江蓠和村边绿树间的鸟鸣,增强了诗的自然气息,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动与和谐美。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身为“迁客”的无奈与孤独,明确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隔阂,借用“云泥”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友人之间的距离感,给人一种深深的忧伤。而最后两句则以“越禽”和“孤鸿”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传达出一种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顾况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色依依惜解携:春天的景色温柔而令人留恋,仿佛在惜别。
  2. 月卿今夜泊隋堤:月光下的你今夜停泊在隋堤,暗示朋友的临别。
  3. 白沙洲上江蓠长:描绘白沙洲上水草茂盛的景象,体现自然的生机。
  4. 绿树村边谢豹啼:自然环境中绿树环绕,传来动物的叫声,表现生动的乡村气息。
  5. 迁客比来无倚仗:身为流浪者,感到无依无靠。
  6. 故人相去隔云泥:老朋友之间的距离如同云与泥,表达相隔遥远。
  7. 越禽唯有南枝分:只有越鸟在南枝上分飞,象征离别。
  8. 目送孤鸿飞向西:目送孤独的大雁飞向西,进一步强化离别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月光拟人化为“月卿”,增添情感色彩。
  • 比喻:用“云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象深刻。
  • 对仗:如“迁客”与“故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离别的伤感与对友谊的珍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着生命、希望与美好。
  • 月卿:代表着清澈和亲密的情感。
  • 白沙洲:象征生机和自然的纯粹。
  • 孤鸿:象征离别和孤独,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迁客”指的是什么?

    • A. 游子
    • B. 商人
    • C. 学者
    • D. 农民
  2. “故人相去隔云泥”中的“云泥”比喻什么?

    • A. 朋友之间的亲密
    • B. 朋友之间的距离
    • C. 自然与人类
    • D. 春天与秋天
  3. 诗中提到的“越禽”指的是什么?

    • A. 南方的鸟
    • B. 西方的鸟
    • C. 北方的鸟
    • D. 东方的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但侧重于豪放之情,表现出更强烈的情感与壮丽的自然景观对比。
  • 《登鹳雀楼》(王之涣)则通过壮阔的视野,传达出一种开阔的心境,虽也有离别之感,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四时词 皇太妃阁五首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 黄河 次韵刘贡父叔侄扈驾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 其二 和陶读《山海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不点 四点底的字 三人月 鬲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山鸡映水 一线不乱 开疆展土 河清社鸣 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进不衰 白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庂陋 高山仰止 雪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