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0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9:26
苔藓山歌
作者: 顾况 〔唐代〕
野人夜梦江南山,
江南山深松桂闲。
野人觉后长叹息,
帖藓粘苔作山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
终日欹眠观四如。
一如白云飞出壁,
二如飞雨岩前滴,
三如腾虎欲咆哮,
四如懒龙遭霹雳。
嶮峭嵌空潭洞寒,
小儿两手扶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野人在梦中游览江南山的情景,梦中的山深邃而清幽,松树和桂花相映成趣。野人醒来后不禁长叹,发现自己身处的地方只是苔藓覆盖的山色。闭门无事,他任凭内心的情感起伏,整日斜倚着睡眠,观察周围的景象。有时像白云从墙壁飞出,有时像雨滴在岩石上落下,有时像腾飞的老虎准备咆哮,有时像懒龙遭遇雷霆。山的峭壁与空洞寒冷,小孩用双手扶着栏杆。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号“青山”,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士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诗人可能身处山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苔藓山歌》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夜梦”引入,展示了一种梦境般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江南山的“深松桂闲”描绘了幽静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感。然而,当梦醒时分,诗人却面临“苔藓粘苔作山色”的现实,展现出一种失落感。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闭门无事任盈虚”,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任凭内心的情感波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如“一如白云飞出壁”,使得画面生动且富有想象力。诗人在描述自然变化的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起伏。
最后,诗人提到的小孩与栏杆的画面,使得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既有对梦境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体现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闭门无事任盈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工作
B. 无所事事
C. 追求理想
“一如白云飞出壁”的比喻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自然的静谧
B. 梦境的美好
C. 生活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小儿”象征着什么?
A. 童年时代的无忧无虑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生活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顾况的《苔藓山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但顾况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起伏,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