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3:4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43:29
送赵大理
作者:徐渭
才闻归马驻双轮,又见旌麾动去尘。
廷尉由来须长者,武侯聊借服南人。
昨经湘水洲兰莫,今渡黄河岸草春。
万里波涛随意挽,相逢处处有枯鳞。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刚听到你的马车停下,看到你的旗帜飘动,尘土飞扬。廷尉这个职位本来就需要有长者担任,而武侯则只是暂时借用南方人的服饰。前几天我经过湘水洲的兰花,今天又渡过黄河,看到了岸边的春草。万里波涛可以任意卷起,回首相逢之处总是有枯鳞。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子容,号青藤,浙江温州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豪放、奔放而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徐渭晚年,正值他经历诸多波折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
《送赵大理》是徐渭的一首送别诗,虽短小却蕴含深情。诗的开头以“归马驻双轮”描绘了归来的情景,瞬间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接着“旌麾动去尘”则带出了离别的氛围,尘土飞扬中透露出一种急迫感和不舍之情。诗中提到的廷尉和武侯,既展示了历史背景,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对长者和贤者的尊重。
随后两句提及湘水和黄河,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变化,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阶段。“万里波涛随意挽”,诗人感叹人生如波涛,起伏不定,随意而流。而“相逢处处有枯鳞”,则用枯鳞象征着失落与无奈,提醒人们珍惜相遇的时光。
整首诗展现了徐渭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和变化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珍惜当下,感悟人生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廷尉”是指什么?
a) 官职
b) 地名
c) 人名
答案:a) 官职
“万里波涛随意挽”中的“波涛”比喻什么?
a) 海洋的浩瀚
b) 人生的起伏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b) 人生的起伏
诗中提到的“武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尝君
b) 诸葛亮
c) 王阳明
答案:b) 诸葛亮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