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2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20:22
翩如中舞玉人纤,
皎似禅宗戒律严。
姑去尽留云母粉,
客来只醉水晶盐。
正愁黄独迷镵柄,
故压梅花入帽檐。
埋没远山知几许,
且收螺子画眉尖。
这首诗描绘了雪的轻盈和洁白,仿佛舞动的美人般纤细,犹如禅宗的严肃戒律那样清澈。雪花飘落,像云母粉一样,留下了淡淡的痕迹;而来客却在这水晶般的雪中陶醉。作者一方面为黄昏的独自迷惘而愁苦,另一方面又将梅花压在帽檐上,似乎在隐喻着对冬日的思念。远山埋没在雪中,究竟还有多少?不妨将螺子收起,画出眉尖来。
徐渭(1521-1593),字子长,号文长,晚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兼具细腻,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徐渭一生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次苏长公雪诗》创作于徐渭与友人苏长公相聚时,正值冬季,积雪覆盖大地。诗中通过描写雪的形态和带来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雪为主题,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的轻盈和洁白。开篇“翩如中舞玉人纤”,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飞舞的姿态,给人一种轻柔、灵动的感觉。接着“皎似禅宗戒律严”,则通过禅宗的严肃与纯净,表明雪的清冷与高洁。
诗中对于雪的描绘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还渗透了作者的情感。雪覆盖了大地,带来了孤独的感受,“正愁黄独迷镵柄”,表现了在黄昏时分,内心的迷惘与孤独。最后两句“埋没远山知几许,且收螺子画眉尖”,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远方的思索与期待,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复杂与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细致描绘,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徐渭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不仅富有形象之美,更蕴含深刻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的美丽与孤独,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体现了徐渭对生命的感悟和哲理的追求。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整体氛围,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中“翩如中舞玉人纤”主要是比喻什么?
A. 美人的舞姿
B. 雪花的轻盈
C. 禅宗的戒律
“正愁黄独迷镵柄”中的“黄”指的是什么时候?
A. 早晨
B. 黄昏
C. 正午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坚韧与高洁
C. 春天
答案:1. B;2. B;3. B
比较徐渭的《次苏长公雪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与思考,但徐渭更侧重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却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