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5:42
送阮子俊归池阳
作者: 陈著 〔宋代〕
袖携诸老义门诗,
烨烨精神起病衰。
千里远来风教地,
一言不及浪游私。
山家饭粟论交淡,
驿路逢梅信步迟。
古道蔼然三代上,
由来好事要扶持。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阮子俊的送别之情。诗人携带着众老朋友的诗作,展现出一种昂扬的精神,尽管身体逐渐衰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虽是受到风教的熏陶,却并未能与朋友的闲游私情相提并论。山中家常的饭菜虽然简单,却能真诚地交流;在驿路上偶遇梅花,步履也显得缓慢。这条古老的道路上,历经三代人,向来好事都需要相互扶持。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录,但其诗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风格多样,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 本诗是送别友人阮子俊时所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人际关系的重视。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与阮子俊之间深厚的友情。在送别的场景下,诗人通过对友人精神状态的描绘,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融入诗中,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诗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从“山家饭粟”的简单饮食到“驿路逢梅”的悠闲步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真挚的祝福。
诗中“千里远来风教地”一句,既体现出朋友间的情义,也暗示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通过描写自然环境,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的气氛,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友谊的温暖在此刻更加显得珍贵。
更深层的情感在于“古道蔼然三代上,由来好事要扶持”。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更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强调了人际关系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展现了作者对人性与友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自然意象增强情感的表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诸老”指的是谁?
A. 年轻人
B. 年长朋友
C. 诗人自己
“千里远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旅途艰辛
B. 友情的珍贵
C.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山家饭粟”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生活的朴素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唐诗《送别》相比,陈著的《送阮子俊归池阳》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而《送别》则更加侧重于对友人的感慨与惜别之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却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