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2:06
来汝沆,吾语汝。
蓬莱乡,仙者寓,汝行岂为求仙故。
宝陀山,佛者住,汝今岂为礼佛去。
吾闻滃洲好学舍,兵后弦歌尚存鲁。
巨鳌拄牢苍璧岛,长鲸截断红尘路。
黄公高节懔犹在,茹侯英标俨如睹。
芷翁器业国有传,逸少词章家有谱。
扶桑日出长精神,沧溟际天豁襟宇。
潮水生落见乘除,风涛澎湃尝敛阻。
耳目所接皆为学,身心所会当约取。
旦气清明方见性,人生涉历终知趣。
规模要放面前阔,议论要到心平处。
雪霜之际有阳春,波浪之中有砥柱。
畏友当如父师敬,平交当以兄弟处。
我虽自馁耄何及,汝方年壮力须努。
亦欲长教在我傍,深恐独学为汝误。
不然何以资一出,幸犹近只寸半渡。
驾言曰仕实从游,自昔成人出辛苦。
着汝意气勉自强,味载言语谨勿负。
东云在望道路开,西风吹送衣裳舞。
消受宫墙饭几盂,胜举家庭禄三釜。
岁月箭过归有期,却把本色初心娱父母。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2:06
《送儿沆赴昌国学录》
来汝沆,吾语汝。
蓬莱乡,仙者寓,汝行岂为求仙故。
宝陀山,佛者住,汝今岂为礼佛去。
吾闻滃洲好学舍,兵后弦歌尚存鲁。
巨鳌拄牢苍璧岛,长鲸截断红尘路。
黄公高节懔犹在,茹侯英标俨如睹。
芷翁器业国有传,逸少词章家有谱。
扶桑日出长精神,沧溟际天豁襟宇。
潮水生落见乘除,风涛澎湃尝敛阻。
耳目所接皆为学,身心所会当约取。
旦气清明方见性,人生涉历终知趣。
规模要放面前阔,议论要到心平处。
雪霜之际有阳春,波浪之中有砥柱。
畏友当如父师敬,平交当以兄弟处。
我虽自馁耄何及,汝方年壮力须努。
亦欲长教在我傍,深恐独学为汝误。
不然何以资一出,幸犹近只寸半渡。
驾言曰仕实从游,自昔成人出辛苦。
着汝意气勉自强,味载言语谨勿负。
东云在望道路开,西风吹送衣裳舞。
消受宫墙饭几盂,胜举家庭禄三釜。
岁月箭过归有期,却把本色初心娱父母。
我来对你说,沆。
蓬莱是仙人的居所,你此行难道是为了求仙吗?
宝陀山有佛者栖息,你难道是去礼佛吗?
我听说滃洲有好的学舍,兵后弦歌依旧传承。
巨鳌支撑着苍璧岛,长鲸横阻红尘之路。
黄公的高洁风范依然在,茹侯的英名仿佛在眼前。
芷翁的器业在国中有传,逸少的词章在家中有谱。
扶桑的日出给人以精神,沧海的尽头使人开阔胸襟。
潮水的涨落见证着乘除,风涛的澎湃时常会使人迷惘。
耳目所接皆为学问,身心所会应当约取。
清晨的气息明亮时才能见性,人生的经历终究能知趣。
规模要放得宽广,议论要达到心平气和的境地。
在雪霜的时节里也会有阳春,在波浪之间也有砥柱。
对友要如父师般尊敬,交往要像兄弟般亲密。
我虽年老力衰,但你正值壮年要努力。
我也希望教导你在我身边,深怕独学会误了你。
不然你如何能有所成就,幸而还离我只有寸步之遥。
驾言而去,实则从游,昔日成人皆有辛苦。
要鼓励你意气自强,言语中要谨慎莫辜负。
东云在望,道路已开,西风送来衣裳翩翩。
在宫墙内享受的饭菜虽少,却胜过家庭的丰盈。
岁月如箭,归期有定,却将本色与初心奉献给父母。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抒发情感,常以教诲子女为题材。其作品关注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儿子赴昌国读书之际,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与教诲,希望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潮。
这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线,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和教诲。开篇便用蓬莱、宝陀山等典故,引导儿子思考出行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求仙或礼佛,而是要在学问上有所追求。诗中通过对滃洲的赞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展现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提到的“巨鳌”“长鲸”等神话生物,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人世间的艰难与险阻。父亲希望儿子通过学习,能够跨越这些障碍,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襟。
情感上,诗中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特别是对“独学”的担忧,显示出父亲的责任感。这种教导与关怀,既是对儿子的鼓励,也是对自己年老力衰的自省,令人感动。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情感真挚,既有对知识追求的热情,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如“巨鳌”、“长鲸”)、对仗(如“东云在望,道路开”),展现出严谨的结构与丰富的意象。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教育与成长展开,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与对人际关系的尊重,同时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填空题:作者希望儿子能在__中有所成就,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耳目所接皆为学”意味着学习的内容仅限于书本。(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