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4:24
原文展示:
孤鸾·荆溪清晓 荆溪清晓。问昨夜南枝,几分春到。一点幽芳,不待陇头音耗。亭亭水边月下,胜人间等闲花草。此际风流谁似,有孄窝诗老。向虚檐淡然索笑。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最喜庭除,下映紫兰娇小。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
白话文翻译:
荆溪的清晨多么清新。请问昨夜南边的枝头,春天已经到来了几分?那一丝幽香,不等传来陇头的消息。在水边月下亭亭玉立,胜过了人间普通的草木。此时谁能比得上这风流,只有那隐居的诗老。对着空旷的屋檐淡然一笑。任凭雪压霜打,精神越发旺盛。最喜欢庭院中,映照着娇小的紫兰。孤山上的旧约值得去寻找,何况和羹的功夫应该早点用上。移到玉阶的深处,趁着天香缭绕。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可能是在清晨散步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清晨,作者在荆溪边散步时,观察到南枝上的春意,感受到自然的幽香,从而引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荆溪清晨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一点幽芳,不待陇头音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香气的直接感受,不需要外界的消息来证实。而“亭亭水边月下,胜人间等闲花草”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物的美,超越了人间的普通花草。诗中的“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乐观。最后,“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则表达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香气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荆溪清晨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香气的直接感受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南枝”象征什么? A. 春天和生机 B. 冬天和寒冷 C. 夏天和炎热 D. 秋天和收获
诗中的“幽芳”指的是什么? A. 淡淡的香气 B. 浓烈的香气 C. 花香 D. 草香
诗中的“孄窝诗老”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的诗人 B. 年轻的诗人 C. 宫廷诗人 D. 民间诗人
诗中的“玉阶”象征什么? A. 高雅和尊贵 B. 平凡和普通 C. 低俗和卑微 D. 简陋和贫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