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元举侍郎梅花次韵三首》

时间: 2025-04-26 03:44:38

诗句

山村疑有散花天,五出琼瑶忽满前。

闺女传香得韩寿,宫娥濡蜡照公权。

赏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谁为席上先。

它日成阴子如豆,不堪对酒割芳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8

原文展示:

山村疑有散花天,五出琼瑶忽满前。
闺女传香得韩寿,宫娥濡蜡照公权。
赏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谁为席上先。
它日成阴子如豆,不堪对酒割芳鲜。

白话文翻译:

在山村中,仿佛有洒落的花雨,五色的琼瑶花突然间满了眼前。
姑娘们传来芬芳的香气,仿佛是韩寿的美德,宫女们用蜡烛照亮公权之事。
愉悦的心情共醉于这美酒之中,谁会在席上最先开怀大笑呢?
日后如同豆荚般的阴影,不忍再对着美酒割舍那芳香的鲜花。

注释:

  • 散花天:形容花瓣如雨般飘落的情景。
  • 琼瑶:指美玉和瑶池,常用来形容美丽的事物。
  • 闺女:指年轻女子,特别是未婚女子。
  • 韩寿:古人名,象征美德。
  • 宫娥:指宫中的女子,常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女性。
  • 公权:指权力或官位。
  • 索笑:想要欢笑。
  • 成阴子如豆:比喻未来的事情如同豆荚般细小,不可捉摸。
  • 割芳鲜:形容割舍美好的事物,舍不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生卒年不详),字仲和,号伊山,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作者在山村中游历时,受到梅花的启发,写下此诗。梅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坚韧和高洁品格的代表,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歌鉴赏:

《周元举侍郎梅花次韵三首》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人文关怀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山村的春天,花瓣如雨,瞬间装点了眼前的景象,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仙境。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散花天”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花朵的绚丽与诗境的宁静。

接着,诗中提到的“闺女传香得韩寿”,将美德与自然的芬芳结合,表现出对女性美德的赞美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赞赏。这里涉及到的“宫娥濡蜡照公权”,则暗示了权力与美丽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背景。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赏心共付尊中美”,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快乐,同时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它日成阴子如豆”,则寓意着未来不可预测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性美之间找到了和谐的平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村疑有散花天:山村似乎有花雨飘落,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2. 五出琼瑶忽满前:五色的美玉般的花朵突然出现在眼前,强调了自然的美丽。
  3. 闺女传香得韩寿:年轻女子传来的香气让人想起韩寿的美德,表现出对女性的赞美。
  4. 宫娥濡蜡照公权:宫女用蜡烛照亮权力的光辉,暗示权力与美的结合。
  5. 赏心共付尊中美:与友人共享美酒,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6. 索笑谁为席上先:在欢聚的氛围中,谁是最先开怀大笑的人,反映出社交的乐趣。
  7. 它日成阴子如豆:未来的事情如同豆荚般细小,象征着不可捉摸的命运。
  8. 不堪对酒割芳鲜:不忍面对美酒而割舍那芬芳的鲜花,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雨比作散落的美景,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闺女传香”,赋予花香以生命,使整个场景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美、人生美与人性美展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描绘山村中的梅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寓意美好的品德。
  • 山村: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纯朴,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氛围。
  • 香气:代表美好事物的存在,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息。
  • 美酒:象征欢聚与快乐,代表人际间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散花天”意指什么? A. 花瓣纷飞的景象
    B. 下雨的天气
    C. 天空晴朗

  2. “闺女传香得韩寿”中韩寿象征什么?
    A. 美德
    B. 财富
    C. 权力

  3. 诗的最后一句“不堪对酒割芳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C. 对酒的厌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但更强调了自然的冷艳与高洁。
  • 杜甫的《春夜喜雨》则通过雨水的滋润,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的文化象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词 秋词 杂剧·老庄周一枕胡蝶梦 喜雨偈 宿武夷冲佑观 富池口 秋怀 送别次侯学士 答詹柔尊 兴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死骨肉 连珠枪 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秋影 麥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限式 强食靡角 潜师袭远 包含驱的成语 妙弹 邑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敌忾同仇 栉发耨苗 一蹴可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