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五咏·远山》

时间: 2025-04-23 11:24:50

诗句

少室尽西峰,鸣皋隐南面。

柴门纵复关,终日窗中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24:50

原文展示

少室尽西峰,鸣皋隐南面。柴门纵复关,终日窗中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远山的景象:少室山的西边尽头,隐约可见鸣皋的南面。即便是柴门紧紧关闭,我仍然能在窗前整天看到远处的景色。

注释

  • 少室:少室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 鸣皋:鸣皋山,意指山谷中的鸣声,可能指特定的山或地方。
  • 柴门:用柴木做成的门,象征乡村的简朴和宁静。
  • 终日:整天。
  • 窗中见:从窗户中看到景物,表达了一种悠闲的观赏状态。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提到的山名和自然景观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赋予了宁静、高远的象征意义,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景物,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时期,表达了他对远山风光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歌鉴赏

《山中五咏·远山》以简练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远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少室尽西峰”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高远的境界,少室山的雄伟与壮丽在此展现无遗。接着“鸣皋隐南面”,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远山的景色在晨曦和暮霭中交替显现。

“柴门纵复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柴门虽关,却依旧能在窗中看到外面的风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一种淡雅而清新的笔调展现了远山的宁静之美,突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超然态度,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室尽西峰:描绘少室山的西端,展现了山的高峻。
  • 鸣皋隐南面:隐约可见南面的鸣皋,暗示了深邃的山谷与幽静的环境。
  • 柴门纵复关:柴门紧闭,象征着隐居的生活。
  • 终日窗中见:从窗中可以看到远方的风景,表达了一种悠闲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的手法,如“西峰”和“南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通过“山”、“门”、“窗”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和宁静的心态。

意象分析

  • 少室山:象征高远与雄伟,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鸣皋:象征宁静与隐逸,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 柴门:象征隐居生活的简朴与清净,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中五咏·远山》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皇甫冉
    • C. 王维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少室”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山
    • B. 河
    • C. 城市
    • D. 村庄
  3. “柴门纵复关”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门常开
    • B. 隐居生活
    • C. 旅行
    • D. 繁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加注重秋天的氛围和色彩,与皇甫冉的简练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选》

相关查询

赠周茂叔 闻周茂叔中年有嗣以诗贺之 题周茂叔拙赋 闻歌竹枝 昭君冢 四老庙 樵翁 次商於感旧寄卢中丞 题长安僧院 题商山修路僧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挖的成语 暮来朝去 嵬然不动 面和意不和 琼楼金阙 愧懅 靣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十字格 七魄悠悠 焦瘦 辵字旁的字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入字旁的字 虚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