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4:40
少室尽西峰,鸣皋隐南面。柴门纵复关,终日窗中见。
远处的少室山延伸至西边的峰峦,鸣皋山隐藏在南面的山中。即便柴门紧闭,终日我依然能从窗中看到这些山景。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下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此诗写于诗人隐居山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描绘了他通过窗子看到的远山景色,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情感依恋。
《山中五咏·远山》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远山的眷恋之情。首句“少室尽西峰”开篇即引入自然景色,呈现出一种广阔的视野,少室山的宏伟与西边的峰峦相互辉映,构建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画面。接着“鸣皋隐南面”则转向细腻的描绘,鸣皋山的隐秘之美让人感到一种神秘与安逸,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静谧。诗中的“柴门纵复关”表达了一种隐居生活的自在与宁静,尽管柴门紧闭,但诗人却从窗里看见外面美丽的山水,暗喻着他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
整首诗虽简短,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远山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思考,体现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宁静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远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少室尽西峰”中的“少室”指的是哪座山?
a) 泰山
b) 少室山
c) 华山
“鸣皋隐南面”中的“鸣皋”可能象征什么?
a) 鸟鸣
b) 隐蔽的山
c) 水声
诗人通过窗子看到的是什么?
a) 远山
b) 乡村
c) 城市